女人的遭遇得到了外祖母的同情,她于是让女人住在了我家,并备了上等的饭菜来招待,临别时,女人从身上拿出一支手髑,说是纯银的,要外祖母给她10元钱留下。
我们摸着兜里仅有的几十元钱,一筹莫展。这可怎么办呢?在杭州一个熟人也没有,这可怎么回家呀?情急之下,我们想到了天主,想到了教会。
老人和一个说媒的中年妇女来到了我家,说是为姐姐送彩礼钱的。吃午饭的时候,老人恭恭敬敬地划了一个十字圣号,双手合十,念饭前经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一丝不苟。
他们叫我回来,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件事,并让我带够衣服和钱,叫我以后不要回家了,他们也要被封闭在医院内不许出来,什么时候能结束也是未知数。
因此,耶稣讲了两个比喻,一个是亡羊的比喻,另一个是失钱的比喻。无论是遗失了羊的牧人还是遗失了钱的女人,都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他们所遗失的东西。他们一旦找到便欢心喜乐。
因我与她参与弥撒时都在最前排,不经意间发现每主日弥撒礼成后,她都会将一些钱投入祭台前的献仪箱里。此后我特别留意观察发现,她的这种行为一以贯之从不间断,只要进堂即行奉献。
只见母亲又从自已的小包中拿出10元钱,轻轻地放在乞丐手中。回家的路上,我挽着母亲的胳膊边走边问:妈,您刚才为什么非要让我将硬币放在他手心上?
回看漫漫婚姻路,生活中的矛盾不外乎就是钱、累,有许多家庭因此而背离、解体。而基督徒家庭一定不要做钱的奴隶,要懂得善用;累,不能阻挡我们喜乐的心,要学会累中取乐。
《使徒》报上披露了一位教友给了一位司铎20元钱,让他做一台弥撒,那位司铎却说:“20元钱还想做一台弥撒?”更有甚者,有的司铎把弥撒费当成自己的收入,既不上缴,也不施舍,也不搞教会建设。
(玛25:35-38)家人无言以对,我还是把钱给了行乞的妇女。她很有礼貌似地说:谢谢你,谢谢你!我马上接口说:不要谢我,你要谢谢天主,谢谢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