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记载,耶稣复活後显现给门徒们,但「他们由於欢喜,还是不敢信,只是惊讶」(廿四41)。教宗解释道:「我们经常觉得上主的安慰是件奇事,却难以接受安慰;相较於接受安慰,安慰别人比较容易。
人还是那个人,家还是那个家,为什么这时却不爱对方了?最主要的就是失去了对天主的敬畏,远离了天主,如此才有恃无恐地离开自己曾经所爱的人,敢于撕毁神圣的婚姻盟约。
福音继续叙述,看到这么多群众,尽管处境艰难耶稣还是吩咐门徒们叫众人坐下,然后拿起那几个饼和鱼,向天父感恩后就分给他们。众人都吃饱了(参阅:六11-12)。教宗表示,耶稣注意到人的基本需求。
福音记载,玛利亚听了加俾厄尔天使预报天主子要因着自己降生为人,尽管心中感到困惑,但还是全心予以接受: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吧!(路1:38)换句话说:天主为我做主吧!看,这是多么大的信德!
教宗强调,在历史上,无论对见证者还是对权势者而言,见证从来都不是一件惬意的事,见证者还经常付出殉道的代价。但见证正是打破常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使它变得更好。因此,教会继续不断地作见证。
相依为命的娘儿俩家里很穷,卖了所有能卖的东西,凑来的钱还是仅够一个晚上的医疗费。没有钱明天就得被赶出医院。 晚上,无能为力的希亚达在医院走廊里徘徊,她想求上帝保佑,能碰上一个好心的人救救她的妈妈。
隐修生活的历史再一次告诉我们,只有经常聆听天主的圣言,社会文明才能够获得伟大的发展,它要求基督徒,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必须努力面对任何形式的自私和不正义的挑战。
还是表示理解?甚至相反而大肆宣扬,唯恐天下不乱?……前者,是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样的人在教会内实在要不得;若仅是理解,还是不够的;最后者,是严重的错误做法,绝不可取!
不管我们成功还是失败,不管我们是幸福还是痛苦,成功和幸福是他对我们生命的奖赏,失败和痛苦是他对我们的考验。
后来,宝宝参加了堂里的儿童辅祭班,他还是神父特批没有领洗就开始辅祭的小辅祭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