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教会的网站和刊物上看到,各地教会基本上行动起来了,像举办各种信仰讲座、学术研讨、查经班、朝圣团、慈济、互访、信仰交流等,搞得热火朝天。发扬梵二精神,时不我待。
她来信说起,他们的好朋友尹玮玲和吉姆将受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徐教授邀请去那里参观,并作一次讲座;当然,他们也很想到上海见见倍玲的父母。因此,倍玲问我是否愿意陪同他们去她父母家。我欣然答应了。
二位项目官员的讲座使与会者对第五轮全球基金及其账目的要求及财务流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结合展览还举办有关的科学知识的讲座,这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1930年耶稣会又在办公楼南首增建新楼,南北二楼又以通道相连接,博物院遂形成完整的格局。
我们老教友每人至少把家人、朋友、亲邻领入教会,我们这里已形成福传的气候,有信仰的氛围,福传工作容易开展,我发愁的是没有一个大圣堂。
他严厉批评人类近年来的所作所为对环境与气候造成的影响,并警示整个情况已经到达了临界点。当涉及到动物时,他直、率地呼吁改变:我们对待动物、对待环境的方式,反映出我们对待彼此的方式。
由于台湾地区常年气候潮湿,使吴神父本来就体弱多病的身体又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甚至不能下地走路。人在绝望的时候正是天主向我们施展大能的开始!
道一声问候不过是瞬间之功,驱散的却是都市人情冷漠的怪气候。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但自古以来的人情冷漠也是客观存在的。
9点钟,灰色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每一滴雨水都是恩典的雨露,凉潤着气候,滋润着土地。此刻,教堂广场上教友们撑起的五颜六色的雨伞,汇成了一片花海,别有一番景致。
第三天的主题是福传:先是舞蹈赞美,接下来是福传讲座,特邀邯郸教区郑瑞平神父主讲。这是一位传奇式的神父,传教工作成绩斐然。他的演讲激情澎湃,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演讲中,青年们用心听讲,认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