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必要的是神学研究和祈祷生活间以及司铎职务与灵修间强烈的关系,教宗谈的是司铎人性的完整,「在心智、理性与情感,身心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及使它们成为一体是很重要的,这是为什么要非常注意修生们人性方面陶成的原因
为时3天的本年度会议的主题是:你们去,以施洗和教导,使万民成为门徒。重新发现圣洗之美。教宗在开幕典礼发表的讲话将重点放在圣洗的意义上。他首先提出两个问题:为做基督的门徒,领受洗礼为何是必要的?
教宗接着表示:我们也要成为天主的建筑物的活砖石,与基督密切结合。我们不是孤独的人,我们是天主的子民,而教会正是天主的子民。他进一步表示,教会并非一连串的事物与利益彼此交织的产物,她是圣神的宫殿。
汤牧于席上感谢香港以及中国内地青年的参与,并唿吁他们一起回应教宗对普世青年的邀请,成为福传使者。
他说:「这个紧迫的问题应成为整个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题目,当今尤其重要的是,要努力防止造成最严重动乱的跨文化和跨宗教冲突。」
弥撒结束前,新铎蔡俊源向参礼者分享说,他感谢天主让他成为教徒,召叫他成为方济会士和神父。他对天主承诺说:“今日与他朝,天涯至地角,顺势及逆境,都抱紧祢不放!”
沙勿略的梦想,原是成为一位法学及神学博士。然而,沙勿略却在此时结识了一位贫穷的帕斯卡尔贵族──依纳爵,此人彻底地改变了他的生命……1533年沙勿略与依纳爵成为伙伴。
除了与耶稣相遇的需求外,教宗也强调奉献生活必须懂得在相遇中使自己成为谦卑的人,一如耶稣使自己成为弱小者。
你们要成为一股积极的力量,成为这个社会的光和盐;你们要成为向前奔驰的火车头,径直奔向终点;你们要成为希望的播种者和搭建桥梁的人,建立对话与和谐。
在12岁时,他想成为一名神父。成年以后,他想成家,创一番事业,有一个「美好生活」。他的转折点出现在与陈志音主教(PaulTanCheeIng)的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