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开始了,教堂里的灯全部关掉,我们大家每人举着一支点燃的蜡烛,修女给我们介绍怎样作祈祷,修女说只要有一颗真诚宽容的心,不论为谁或为什么事情祈祷,只要大声说出来,我们大家同声为他祈祷。
善与恶的对抗就像天平的两端,因为天主子在十字架上的牺牲,天主给“善”这端加上了无限的赎价,所以最后得胜者,永远都是“善”。
(宗3:5)由上述经文,可引出以下数点反思:1、施舍与帮助人的时候,如果只给了物质上的帮助,而没有把耶稣给人,其结果:被爱者所经验的仅是人的爱,感激的是施爱的人,所得到的仅是有限的帮助。
今天礼仪的福音通过种子的图像给我们谈论天主的国(参阅谷4:26-34)。耶稣多次使用这种相似性(参阅玛13:1-23;谷4:1-20;路8:4-15)。
今天,四旬期第五主日,临近圣周之际,耶稣在福音(参阅若12:20-33)里给我们讲了一件重要的事:在十字架上我们看到他的光荣和父的光荣(参阅23、28节)。但可能在十字架上彰显天主的光荣吗?
例如,“建立要理教员的新职务时,圣事及礼仪部给各主教团寄了一封信函”,阐述“教宗在《亲爱的亚马逊》劝谕中谈到女性对没有司铎的团体给予的支持”,以及提出的有关建议。但只有极少数的主教团采纳了这些建议。
由于有基督新教的朋友——陕西圣经学校的师生一百余人也前来参加男子篮球友谊赛和女子拔河比赛,因而给本届运动会增添了诸多亮点与特色。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在他上小学期间,为他们讲授《圣经要理》课的是一位年青的神父,他叫傅亭维,这位神父优雅且文质彬彬的气质,给了刘静山深刻的印象,他决心像这位神父一样当一名教师。
他们又取回后,神父和教友们又往城中走,但圣体第二次又不见了。只有在神父和教友们许诺要在发现地盖一朝圣地时,圣体才留在器皿中回到圣堂。后在这儿建成圣堂,朝圣的人十分多,一再扩建。
圣经对如何帮助穷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玛窦福音记载:耶稣在橄榄山上曾教训门徒们说:“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做旅客时,你们收留我……”很明显,耶稣就是把这些不幸的人,看成是他的弟兄,凡是做在他们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