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淑惠原是河北省泊头市郝村镇人,生于世代教友家庭,从小领洗,后嫁到丈夫家,全村只有李科英一家教友,离教堂6里多,婆家人从不进堂。
衣着过分袒露,甚至有的人还抱着小狗,穿拖鞋进出教堂等等,类似的情形不胜枚举。这些本都是个人小节问题,但如果不加以注意,有意无意间漠视了他人的存在,扰乱了他人的灵修生活,就实在是不应该了。
当然,再去教堂祈祷一下,在别人的引导之下陷入沉思或者是记下日记都是对自己很有帮助的。不管是以哪种方式,当我们表现出宽恕某人的行为时,我们对别人的宽恕也会随之而来。宽恕可以保证化解矛盾吗?
主日去教堂参与弥撒,这样三年内就可以听到全部福音;如果天天参与弥撒,聆听每日圣言,一年下来就可以听到更多的圣经内容。这是信仰生活多么大的收获呀!我是从退休后天天参与弥撒,不管严寒酷暑,从不间断。
是的,在一些教堂,有人用大部分时间去发展经济;更有人利用教友们的善心,以帮助穷人为借口而到处募捐,却是一笔笔糊涂账。没有专注于天主召叫的工作,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人的生活一定是自我为中心的发财致富。
她退休后,坚持每天早晨去教堂参与弥撒,并积极参加教会的各种活动。在她住院治疗期间,随身携带着每日圣言、祈祷手册、念珠,放在自己的枕边,每天学圣言、念玫瑰经祈祷。
难道是因为他的软弱我也选择不再生活信仰,不进教堂,不积极投入吗?第二个角度如果我们的生命处在伛偻的状态,我们该如何面对?每个人生命中都会有一个死角,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软弱的一面,或者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所担心和焦虑的很多事情化解于无形之中,老父亲在我的一个哥哥家中被很好地照顾,哥哥为父亲洗澡、剪指甲、理发,陪他唠嗑,搀扶他上教堂,十一回家看见老人家气色朗润,眼神流转,精神矍铄,心中不胜快慰。
教堂门口和旁侧的彩钢棚下及安息堂早已坐满了前来参与殡葬弥撒的教友,通过显示屏现场直播观看礼仪。
这位好神父走了,他们与教堂也说再见了。且不说这些是否是每个神职人员都该具备的品格。这些教友似乎不明白,我们追随的的到底是天主还是某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