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想起我们团体的成员怀着沉痛的心情去公义为我们亲爱的李主教送行,都用无声的泪水表明着自己的心愿:愿追随主教的芳踪,去走十字架的道路……想起我们大伙儿去修院参加修士的晋执、晋铎典礼,将最美好的祝愿送给他们
上智之恩的另一效乃以天主的眼光看一切,特别是透澈痛苦的意义和价值,这也就是【十字架的智慧】。
现在有许多教友,使我的苦难重演,他们做无耻的事,就如当初恶人鞭打我一样;他们贪虚荣,争高位,就如强迫我背十字架!在这困难重重的时刻,我不断地回顾四方,希望找寻着几个来安慰的人,可是始终找不到。唉!
他让人进入一个新的层面,在那里,这种对仇人也充满怜悯和爱的行为,见证着十字架已战胜了人类的一切脆弱和贫乏。 他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救赎的工程,为人类赢得了救恩及真正的自由,也完成了他的启示。
然而,他还是以无比服从的精神,背负起了沉重的十字架,踏上了那段催人泪下的苦路。于是,天主的救赎工程一环一环进行下去,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血红的顺服的惊叹号!
给你这沉重的十字架是要你学会爱,除了爱我的人之外,我没有给其他所有人”。
(三)范礼安的文化适应政策范礼安作为耶稣会远东巡察使,对在中国的传教策略,可谓高屋建瓴、高瞻远瞩。通过对中国文化及其人民的考察,他认为中国人是一个伟大而受人尊敬的民族。
(拜占廷礼正教会,3月25日无论遇上四旬期主日或圣周等,都同日举行「预报救主降生节」。)
从此,十字架对他这个热诚的犹太人来说已不再是绊脚石了,而是天主的德能及智慧(格前1:22—24)。
教宗方济各还特别重视并强调男女平等这一概念,他对弥撒经书中教会行之千年来的传统做了大胆改革,即圣周四濯足礼一改过去只限于男士而排斥女士的做法。这事虽小,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