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世界开放已是主流,现实生活中,我们吃、穿、住、行已和普世人群没什么两样,亦早已接受适应地球村的风格概念。
四旬期弥撒中的颂谢词扼要地提示了四旬期的真正意义:你嘱咐我们每年要洗心革面,欢欣地准备逾越节庆典,使我们能切实奉行祈祷和仁爱的工作,领受重生的圣事,而获得你无比的恩宠,成为你钟爱的子女。
可是这11月2日追思已亡节,是998年罗马本笃会院长圣奥地隆发起的,各地教会先后应,普及全球。1915年8月10日,教宗本笃十五世特准各位司铎在追思已亡节,能为炼灵献弥撒三台。
实际上,羊的象征性涵义,与它常出现在《圣经》中有关:旧约中以色列人牧羊、用羊献祭、逾越节宰杀羔羊,新约中也屡次用羊比喻。羊在《圣经》中有重要的分量,也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信德网讯:圣周四—耶稣建立圣体大礼圣周四是逾越节三日庆典的开始。本堂任神父告诉大家主耶稣在这一天为普世基督徒留下了三件事:1.最后晚餐建立了圣体圣事。2.耶稣建立了圣职圣事。
圣周的后三天,被称为逾越节三日庆典。这三天,教会庆祝耶稣救赎工程几件大事:主耶稣的苦难、死亡、复活。
据台北总主教区出版的《天主教周报》报道,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圣家节,台中教区东势圣家天主堂也欢庆开教六十年。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礼仪宪章说:‘教会沿用导源于基督复活当天的宗徒传统,在每第八日,也就是确当的称为主的日子或主日的那天,举行逾越节奥迹’(礼仪宪章106)”。
11月1日是诸圣节,教宗的弥撒讲道因而紧扣基督徒的圣德,说明真福八端是「基督徒的身份证」。教宗表示,诸圣节不只纪念已被册封的圣人,也纪念「众多在默默无闻的生活中圆满实践信德与爱的基督徒」。
圣若望二十三世教宗直觉认为,本届大公会议是「教会新的五旬节」。自从会议闭幕至今,若望教宗的这个直觉已具体化为许多神恩团体、文件、通谕和论文,这方面的神学省思甚至「激发传统神学,使之更加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