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牧职中总是将天主慈悲的伟大奥迹置於中心,经常勉励信友们在修和圣事中接纳这慈悲。以下是教宗讲解天主慈悲的几个场合。
我们的生命来自天主,而天主给予我们的第一份生命之油就是智慧。中华传统文化教导我们,人之初,性本善,而《大学》更提醒我们,人所有的努力都在于止于至善。而人保持善,迈向至善的动力就是源于天主的智慧。
希望大家在避静中,好好地谦卑自己,让天主圣神在我们身上做工。谦卑不是自卑,不是唯唯诺诺。谦卑是愿意放下自己,接受天主的引导,接受耶稣的话。谦卑更是我们灵性成长的必要条件,谦卑更是责任和担当。
周三公开接见中,教宗呼吁让两位具有圣德的司铎的事迹“照耀无数慷慨献身天主、献身交给他们牧养的羊群的司铎们的铎职;帮助每个人满怀喜乐地慷慨把自己奉献给天主和他人。”
我们一生中真正应该着急的是天主的事,就像圣母玛利亚一样。
主礼:各位家人,基督徒的一生就是要善度与天主、与人,及与万物共融合一的生活。作为人,谁能无过呢,所以天主圣父藉圣子耶稣,教导我们不断悔改,使我们在祂的圣神的推动下,悔改更新,回到天父爱的怀抱。
诚如梵二大公会议所言:‘圣经是天主默感的,并且一劳永逸用文字书写下来,恒久不变地通传天主的言语。’
因此,若瑟遵循天主的话语,在深思熟虑后行事:他不让自己被本能的感觉和对接受玛利亚和他在一起的恐惧所征服,而是更喜欢被天主的智慧引导。他选择私下悄悄离开玛利亚(玛1:19)。
EWTN/信德网讯一位修女在今天的弥撒中,与教宗一起庆祝她的107岁生日,她相信教宗是天主给教会的一个大礼物。
众人说:天主探望了祂的子民。天主探望子民具有更深刻、更新颖的意义,也就是说上主特别临在子民中间。教宗说:上主走近了群众。临近的天主能够明白祂子民的心思。当耶稣看到那队伍时,便走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