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和娱乐化逐渐成为现代人对于圣诞节的表达方式,在这种五光十色、欢乐喜庆的庆祝活动中,人们几乎忘了圣诞节的主角耶稣圣婴,忘记了那个黯淡无光、原始简陋的圣诞节。
查《圣经词典》后知道,凡一切反对耶稣言行的人,都是假基督。
教宗首先以复活的耶稣的话语问候众人:愿你们平安!(若廿19)。教宗说,平安是上主经历苦难并战胜死亡之后向门徒们亲口说出的第一句话,也是赐予他们的第一项恩典。
神父以梅瑟和耶稣的诞生省思人类诞生的意义,前者“蒙天主拣选肩负解救以色列子民的任务”,后者是“救世主”,祂来到世界上“为完成天主的救赎计划”。他们的历史是我们每个人的“预像和标记”。
他依照当天的福音强调,耶稣将祂的爱在十字架上赐予我们之前,向我们表达了祂最后的心愿,告诉我们,凡我们对祂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祂做的。
当天的弥撒福音记述耶稣打发门徒去预备吃逾越节晚餐的地方,教宗详细论述了这段福音中的3个图像:宽大楼厅、拿著水罐的人和耶稣掰饼(谷十四12-16;22-26)。教宗首先表示,“教会必须是个宽大楼厅”。
耶稣以身作则为我们树立了爱人如己的榜样,我们当然也该按着他的“模式”不折不扣的去实践,正如伯多禄宗徒所说的:“因为基督也为你们受了苦,给你们留下了榜样,叫你们追随他的足迹”(伯前二21)。
而朝拜那临于圣体圣事内的耶稣,我们则会获得看待生命的新视野。「我不会跟我所拥有的东西、我所能取得的成就划上等号。我生命的价值既不取决于我所能展现的样貌,也不因为我的挫折失败而减少」。
枢机表示,耶稣派遣门徒们“去使万民成为门徒”(玛廿八19),这无疑保持其永恒的效力,但需要在其历史环境中加以理解。
若你仔细想想,耶稣的诞生同样不是完全平安的:在玛利亚怀孕的后期,千里迢迢前往白冷登记户籍;到需要分娩时,找不到一间客栈的焦虑;婴孩诞生了,需要匆忙使用马槽充当婴儿床⋯⋯如果有人能完全理解何谓“走出舒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