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主题是耶稣和撒玛利亚妇女关于活水的对话。耶稣的行为方式告诉我们,活水只能从诗意敏感之内心流溢,这是我们肖似他的精神标记。为什么我的内在时常感到枯竭与坚硬。
抵达教堂的一刻,忽然想起苏菲智者说的一句耶稣说的没有被记在圣经当中的话,“人生是一座桥,经历过它,但是不要将你的房子盖在它上面。”小德兰始终记得他爸爸教给她的诗句:“世界只不过是艘船而不是你的家。”
他自从小时候便与耶稣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这个友谊是他生活最大的特征。他在不同机会的讲话中,曾多次勉励人与基督建立个人的友谊。
岂知打开圣母的坟墓,大家目瞪口呆,惊讶不已,如同玛利亚玛大肋纳、雅各伯的母亲玛利亚以及撒罗默到耶稣的坟上一样,只看到了空坟墓,却不见尸体了。所以,大家确信圣母的灵魂肉身一同升天去了。
教宗特别指出圣人格外敬礼耶稣圣体圣血,与当时一般社会忽视耶稣圣体圣血的风气背道而驰。他说:“我们这位院长圣人这样记载说:不幸的是世界赖以得救的上主圣体圣事没有受到应有的隆重举行。
我答:“耶稣,并且只有他能救你。”“我需要做什么?”“你需要为孩子祈祷。”当这孩子第一次见到我时,那天真、稚气、羞涩的小脸上稍带怨恨,她低着头扳弄着手指向我诉起苦来:“我是世界上最苦的孩子!
耶稣在世时最怜悯老弱病残者。他所行的大多数神迹是医治病患者。教会常常教训当儿女的应关心年老父母的生活。这样的教训是应该的。然而,儿女们满足了老人的物质需求后,谁来关心老人的灵魂呢?
她在一次神视中看到耶稣给了她一枚戒指,只有她自己才看得到,作为她与基督密切结合的记号。之后,她又看到心的神秘交换。
许多壁画是从《新约》和《旧约》圣经的故事中获取灵感,表达坚信耶稣许下的救恩和复活。
非洲主教们把世人当下的处境与门徒们在耶稣复活升天后的经历相提并论:当时,耶稣的门徒们气馁又胆怯,圣神的降临改变了他们。神长们指出,耶稣的名字是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