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圣神内的兄弟友爱并未抹去他们原本的差异:西满是加里肋亚的一个渔夫,扫禄则属于法利塞党人的一个严谨的知识分子;前者立即舍弃一切跟随了上主;后者则迫害过基督徒,直至被复活的基督所转化;伯多禄主要向犹太人宣讲
无论哪种做法,都要看犹太历法行事,以至于有记载说,早期的教会要遣人去问犹太长老逾越节日期,才能确定基督教的复活节日期。
希望本文在缅怀林慈华神父的同时,也能帮助大家正确了解认识该会“教师和陶成者项目”成立的初衷和早期历史及30年来的贡献。
我认为,基督徒的道路永远是“殉道”之路,即见证之路。见证需要谨慎和勇气:这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要素,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道路。
此外,在各村逐步成立“基层基督徒团体”,由热心教友带领,十人一组,他们做祈祷、查圣经、圣经分享、作见证。男教友,每月要聚会一次。女教友,每月聚会二次。
让中国基督徒兴奋的是,教宗飞跃中国领空时对中国表达了诚挚的问候。
曾经的一位教外人,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我们的学习课堂,听讲后感慨地说道:你们学习的圣经,不仅仅是一部宗教典籍,更是一部享誉全球的世界名著,一个好的基督徒与一个好公民是可以画等号的。
这是我作为一名基督徒,在看完中国又一部被刷屏的爆笑喜剧电影《西红柿首富》,繁华落尽之后的一个油然而生的疑问。最近,《西虹市首富》可谓大火!
堂区主任司铎在举行圣化工作时,应培育信友积极参与圣事礼仪,尤其是弥撒应作为信友团体生活的中心和顶峰,以养育基督徒新生命。
一个人是否可以同时充当一个好公民和一个好基督徒?基督徒是否应该是热恋祖国的爱国者?正如我在最近文章《爱我们的国家还是…?》中所言,爱自己的国家,实属天主教会训导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