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时代的改变,当中有许多问题,甚至在教会内,因为有些见证不是神父的善表。神权主义有时使很多人受伤离开教会,我们必须出去以怜悯治疗这些伤口。教会是母亲,教会必须为所有人带来怜悯。
苟宁华在黑龙江双花地区传教时,一位六十多岁的女教友邀请她去家里吃晚饭,吃饭时女教友的哥哥来了,苟宁华便放下碗和他谈起话来,得知73岁的他,因着教会中的坏表样已经42年不进堂了。
上述各要点都指向了教会福传途径的多元化,表明了新媒体福传、文字福传之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回应2012年11月,天主教在线和信德网在最显著位置开辟信德年专栏,不断更新内容刊登相关文章予以关注。
然而,提供牧民帮助的先决条件是,教会的教义得到认可,《天主教教理》清楚表明了这点:「教会没有权力违反天主上智的这个安排。」(第1640条)。
所以,他才会说;“爱和善以及乐捐的好表样,本身就是无声胜有声的福传。”难怪这么多年来,他一个人就引领和劝导了百多人奉教,这才是身教重于言教啊。
所以,现在不是我们再就“要不要恭敬圣母”来继续讨论演说的时候了,就像我们不能把信仰的热情还只表现在努力地向别人证明天地之间的确有一位真神这个论断上。
爱心:培育团中的每一位,不但负有教学义务,同时负有对修生全人的培育责任,他们除了要备好课,上好课,还要辅导修生人格上的成长,神修上的进步,树立善表,言传身教,爱心育苗。
也许他要用自己的表样,告诉我们这些平平凡凡的人:只要在平凡中活得不平凡,那么,平凡便一样是充实、丰盈和伟大的。
他说:五天的避静,开始你讲的挺好,到第三天,喝了二两酒,晃晃悠悠上讲台,前面几天的道理等于白讲,教友看的是你的表样。
本着吃亏是福的思想,用无声的善行德表诠释着基督的仁爱精神,感动、转变着一些人的偏见和冷漠的态度。唤醒和感召更多的人认识天主,走上信仰之路。一位名人说: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就是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