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据《清末教案》所载1842至1861年各省封疆大吏8次所奏之案,各地皆未发现教民有不法行为。第三,广大教民是爱国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如中法战争时许多教民站到了反侵略的爱国军民一边。
耶稣是我们神贫的榜样,他双脚踏遍各地,却只穿了一双凉鞋,一辈子只穿了一件外衣,祂把精力都放在了福传使命上。”赵修女处处以耶稣为榜样,以福音为准绳,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这两句话涵盖了教会历史性的一天,一个信德及人类希望的节日。
教会则付给薪水,有的每月付给一元,有的三、四元,随地而异,随季又给棉花若干,以作婴儿衣裳被褥之用。并有专人负责定时探望有无疾病、死亡等;据乳养者之勤惰情形,或加奖励或加批评指导。
由于中国天主教会经历了文革这场教难,故与普世教会几乎完全失去联系长达20年的时间。当时普世教会召开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后所进行的改革,在中国的天主教会也未能参与。
“圣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和观察站,其宗旨是在教会和世界中辨别和推动平信徒圣召。
在我们教会里,我们很少会看到或关注到还有着一群默默无闻、安静服务的团体——聋哑团体,那是因为这些人本来就很少,更是因为各堂口的服务很难跟他们衔接,而使这些羊群无法真正得到牧养。
重温小德肋撒见证的卓越价值得到认可的各个阶段:首先是良十三世教宗,他允许圣女15岁时进入修院;接着是庇护十一世教宗,他于1925年将小德肋撒封圣,两年后的1927年又宣布她为传教的主保;圣若望保禄二世则于1997年把这位圣女列入教会圣师的行列
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开始了,教会遭受冲击,谢神父蒙受劳动改造。80年国家拨乱反正,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神父恢复了人身自由,重新回到福传的工作岗位上。
我们传统的基督徒习惯于把天主的爱和公义,限制在了教会和家庭的内部,而忽略了基督徒对爱和公义的社会承担。好在近些年来,许多基督徒已经开始走出家庭,走出教会,宣讲基督福音,见证天主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