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特稿:中国信众看教宗方济各的神贫教会观
2013-11-06

他认为,教宗作为整个教会的父亲,这样的呼吁有助于提醒普世教会重新审视自己在世界中为穷人服务的使命。

释妙贤法师发表论文:当代中国宗教公益事业...
2007-06-28

社会慈善是推动公民参与,特别是信仰佛教的群众,来健全社会关系。二、引导信众入世举办慈善事业既是一种自觉行动,也应该是一种社会责任。没有社会众生的支持和供养,就没有佛教生存的基础。

在重庆开县赈灾捐献仪式上的讲话
2004-11-25

北方进德—天主教社会服务中心是国内教会首家NGO(基金会型民间机构)。我们主要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社会发展项目上尝试回应社会的需要,与社会同行,服务人群,见证福音。

罗马:教宗接见德语辅祭员:善用自由,见证基督
2014-08-07

为实现这个计划,天主只需要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将圣子带给世界的母亲。这女人就是童贞玛利亚。圣母玛利亚是彻底自由的人,她在自由中承行了天主的旨意。她始终行善,服事天主和众人。

梵蒂冈:教宗本笃十六世接见贝宁政界、宗教界领导人,要非洲怀抱希望
2011-11-20

这些邪恶折磨着非洲,但也令整个世界受苦。教宗进一步指出,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愿意知道以他们的名义作出的政治和经济选择。他们一旦发觉被操纵,便起而反抗,他们的行动有时也很激烈。

香港:汤汉主教2011年圣诞节牧函
2011-12-25

主内亲爱的弟兄姊妹及朋友们:圣诞节正是发挥关爱的好时期;如果大家全年都实践这份精神,则世界必会变得更美好,更富人情味。主耶稣在马槽诞生,因为在客栈里他的双亲找不到地方。

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开启信德年要理讲授:激起宣讲基督的新热忱,战胜信仰与生活的脱节
2012-10-18

他说:在社会和家庭关系淡泊及逢场作戏的世界中,人往往轻浮度日,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牢靠的希望。新生一代人尤其得不到对寻求真理和生命深刻意义的教育,他们也不追求感情的稳固和信赖。

学会感恩
2004-11-10

这就是我们周围的一些人,为什么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还是觉得生活亏待了自己,觉得天地、父母、子女、朋友、同事、单位、社会、命运都有负于自己,因此而抱怨生活、抱怨命运、抱怨一切,生活在烦恼、痛苦甚至绝望之中

福传:教会永远的主旋律
2006-05-10

2005年,在德国科隆举办的“世界青年”大会上,教宗高度赞扬了青年人在社会和教会内的作用和责任。上世纪60年代中叶召开的“梵二”大会是教会自省、自新、自兴的会议,是教会改革的一大举措。

教宗接见圣召牧灵人员:培养圣召需要祈祷、敞开门户、行走及作见证
2017-01-06

他提到将於2018年召开的世界主教会议的主题青年、信德与圣召分辨,强调圣召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为负责圣召牧灵工作的人员指明一条应走的道路:祈祷、敞开门户、聆听、行走的使命以及作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