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圣经•四福音》的记载,当耶稣复活了纳因城寡妇的独子、会堂长雅依洛的女儿、死后已被埋葬四天的朋友拉匝禄等,他都用了起来(路加福音7:14,8:54)、出来(若望福音11:43)这样令人惊喜而又催人向上的语言
这不得不叫人这样设想:圣若望宗徒一看到坟墓中没有耶稣遗体的各种现场迹象,立刻觉察到耶稣的身体不翼而飞,这绝不是人为的事,而且,耶稣的复活也绝不是恢复现世常人的生命而已,就好像拉匝禄的复活一样。
第一次显现 朱恩·第埃高(JnanDiego)是美洲墨西哥城附近的一个农民,住在陶乐白特拉克村(Tolpetlac),距特拉台劳肋高(Tlatelolco)教堂九英里。
面对着他的朋友拉匝禄的坟墓,耶稣黯然神伤,潸然泪下(若11:33-35)。保禄把死亡看作是一头带有毒刺、桀骜不逊的怪兽(格前15:55)。千百年来,人们从圣经的开头找到了对这个问题的似是而非的答案。
这样的基督徒特别看重的是基督是否灵验,实际上把耶稣基督视为有求必应的基菩萨,只要他能救苦救难,能保自己和家人的平安和健康,那就会相信和皈依。中国长期以来是个封建社会,农民习惯于顺服。
除了挨批斗,每天还要扛洋灰,已经四十多岁的她,要扛着一百斤的洋灰上台阶,搬石头、抬沙子筐、挑水、拉排子车都是家常便饭。罚跪是常用的刑罚,一跪就是好几个钟头,跪不好就挨打。
由于保禄思想的胜利,使初期教会一开始就拉开了普世教会的架子。从普世教会的高度,也即从全人类得救的高度去建立自己的教会,建立自己的信理,建立自己的哲学和神学。
还有罗马的历史学家塔西都(Tacitus(A.D.56-120))关于主耶稣的记载,以及小蒲林尼(PlinytheYounger(A.D.62-11))和犹太拉比文集等等中都记载了主耶稣的事件。
在波兰作曲家彭德雷茨基的受难曲中,这份活跃的信友团体的虔敬安详顿失;取而代之的是那来自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受迫害者的凄历的叫声,那地狱之王恬不知耻和粗鲁的吼叫,那被鞭打者的惨叫以及垂死者绝望的叹息。
陈金浩先生是燃灯计划的发起人,在短短九年中,已经在四川和贵州的偏远山区,建成了150多所希望小学。这是海内外爱心的结合,默默地把基督的光点燃在偏远的山区,这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