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应当“本地化”,传达出“教会的信德”,“触碰到天主子民的生活,展现出其真实的灵性本质”。
教宗承认自己是个聆听者,提醒他自己和每一位主教,“罗马主教也需要聆听,好能回应天主每天对他的吩咐:‘坚固你的弟兄姊妹,喂养我的羊群。’”
教宗方济各5月8日主日在诵念《天皇后喜乐经》前讲解了当天福音中善牧与羊群的图像(参阅:若十27-30),以三个动词概述我们与上主的关系,即:聆听、认识和跟随。
远方小时候远方是村头的那条小路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头我在村里头憧憬在外头长大后远方是城市里闪烁的霓虹车水马龙蕴藏着我的梦想我在喧嚣中孤独地摸索奋斗后来啊远方是记忆里的一抹月光洒在故乡的旧房瓦上我在漂泊中思念绵长可如今远方是我对祢的无限向往跟随祢的脚步才不会迷茫有祢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天堂谢谢祢的出现有过激情
还不知自己能活几天,所以我的思想压力很大。虽然第五次住院出院后,身体非常虚弱,不能胜任重体力劳动,可我上有七八十岁的两个老人,下有三个不懂事的孩子,一家老小七口人的生活怎么办?
教宗强调,为学习慈悲,我们必须聆听天主藉着祂的圣言教导我们的一切。教宗指出,《圣经》一开始就把慈悲作为天主的名字。
温哥华(信仰通讯社)—四月十八日,北美地区首届天主慈悲大会将在温哥华举行。主题是敬礼天主慈悲是二十一世纪家庭的敬礼及其在当今天主教会内的意义、在平信徒生活和使命中的作用。
可爱的先生,你受苦了!这永远的福乐就是给你准备的,请进!”另外一个人看到这傻子往里面走,也赶紧跟着傻子往里挤,伯多禄赶紧拦住他,问:“先生,你犯过罪吗?”
教宗邀请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跟随天主圣言、省思光明与黑暗。教宗说,“耶稣是进入黑暗世界的天主的光。天主是光:在祂内没有昏暗;反之,在我们内有极深浓的黑暗。
从这些交谈中我感觉到了大伯的转变,他变得对教会有了关心,对信仰有了渴望,对天主有了诚心。这就是我大伯的转变,可是不禁要问一问,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转变呢?这其中发生了哪些事让他有这样的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