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企望你们将要建立的社会,珍重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而所谓人,即是你们自己。教会更企望这个社会,容许它那古老而又常新的宝物,即信仰,得以发扬光大。而你们的心灵能自由地沐浴在其光芒的恩泽之中。
更悲惨的是,他竟无葬身之地,安葬他的坟墓还是他人出于朋友情谊而献出的,何其惨也。试想,世间谁人的死如此悲惨?他虽贵为天主子,可他的待遇竟不如凡人,正是他这般悲惨让我看到希望与做人的尊严。
死亡乃是谁也免不了的结局,而人生也正如有人所说的,一个是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生命无常规可循,随时随地都会戛然而止,让人悲痛唏嘘,扼腕叹息。恰像俗语所说的:青叶长,黄叶掉,生死路上无老少。
天主借厄则克耳先知宣告:若是义人离弃正义而行恶,因而丧亡,是因他们所行的恶而丧亡。若是恶人远离他所行的恶事,而遵行法律和正义,必能保存性命,因为他考虑之后,离弃了所行的一切恶事,他必生存,不致丧亡。
较为突显的教会之外无救恩便是讨论救恩范畴这一显题,而此论点由一外邦女子而得以诠释。福音记载了一件关于救恩范畴的相遇事件。耶稣与一个外邦无名妇人相遇,她以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挑战耶稣:救恩只是为犹太人吗?
神父说,实际上,人们并非因为爱教会而接纳基督,而是因为爱基督才接纳教会,既使教会因她许多代表的罪而满身疮痍。坎塔拉梅萨神父继续说,关键问题不在於教会是什麽,而在於教会是谁。
对我来说,一个既适用于牧灵活动,同时也适用于外交活动的原则就是:做一个调解者,而不要做一个经纪人。也就是说要建立桥梁而不是竖起高墙。在调解者和经纪人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教宗还说,把自杀式袭击者视为殉道者的观点令基督徒厌恶,因为殉道意味着作见证、忠於福音,而他们的死与天主子女的态度没有丝毫关系。殉道者不为自己而活,不为肯定自己的主张而战,只为忠於福音而死。
唯有藉着爱:这是使我们获得自由的基督的爱,而且这爱将我们从最险恶的奴役,我们的自我中解放出来;可见,自由随着爱而增长。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俗语乃是尽人皆知的生活哲理,而真正以此为戒勉励自己似乎很难: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毫不考虑后果;虽有“一言兴邦、一言倾国”及“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的前车之鉴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