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投票及点票后,选票都会被丢进火炉烧毁,若未能选出新教宗,烟囱会冒出黑烟;若成功选出新教宗,烟囱会冒出白烟,圣伯多禄大殿的大钟会同时敲响,守候在圣伯多禄广场的信众也知道新教宗诞生。
在路上老公跟我说,这是村里教友留下的一个规矩,每年初一早晨三点半进堂去给天主拜年。到了教堂,里面已经挤满了人,因为没有跪的地方大家都站着,还有些年轻人为了给老年人让位置主动地站到了外面。
所以你们要常常进堂祈祷,勤办告解,勤领圣体。离开天主,你们会一事无成。妈妈现在老了,她每天在家看圣经,读“信德”,伺候比他大十三岁的父亲,任劳任怨。给父亲做饭,洗衣服,挽扶着父亲一起去圣堂望弥撒祈祷。
点弥撒结束后,我准备回家,在路口听见后边有人叫我的名字,回头竟然是宋神父,他又一次邀请我加入福传的行列,他的言谈依然很简单:我们每个星期六晚上都在那个广场上福传,用不了多长时间一起去吧,你父母还没领洗吧,劝他们进教吧
第一台弥撒完了,一批人退场,另一批人进堂。我邀请她和我一起参与第二台弥撒,好完整地了解天主教敬拜祭献上主的内容和意义,她欣然同意了。
译自《天主的新民》,第154页静默的空间当我们注意到现代城市用钢筋水泥建筑起来的冷清的荒漠时,当我们知道自己被丢弃在独孤无助和企业管理中时,就会感到窒息,并会情不自禁地说:如果我们不再有进教堂的意愿,如果我们不想再去创造退省
在病院中有一个赵氏,进教多年,忍受不了这种病痛剧苦,和被社会上所厌恶,整天只能在病院中,她准备自尽时,被何老太婆看见,及时解救,才得以生还,事后何老太婆耐心开导,最后得善终而安息主怀。
值得欣慰的是,在为父母祭事的日子里,我们认识了天主,贴近了天主,由天主的感化进入了教会,善领圣事和参加教堂组织的活动。
大家最兴奋和高兴的就是店里每年都组织到佘山去朝圣,亲去圣母妈妈面前跪谢感恩……我也曾收过教外孩子工作、学习,他们现在有的已进教,因为我们时时处处都想着做好榜样,让教外的孩子感到教会是个大家庭,充满了爱。
这种古代遗留下来的反感,很容易进入了西欧诸国的文化和宗教,人们几时提到犹太人,会不期然地有一种反感、鄙视心理,这种心理直至我们的时代,仍然未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