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上海:杨道公老师的侄孙答谢词
2013-12-20

2013年5月杨老师在佘朝圣时在山顶大堂凝视祭台,照片提供:陶倍玲我的三爷爷爱天主、爱他人,唯独经常忘掉了自己。

教宗:圣诞节莫忘因信仰而遭受迫害者
2013-12-27

教会礼仪使我们回归‘圣言成为血肉’的真正意义,将白冷城和加尔瓦略联系起来,并提醒我们:天主的救恩包含了与罪恶抗争的含义,而获得这救恩须经过十字架的窄门。  

基督的救赎与人类的罪
2005-12-08

他背负着十字架从加尔瓦略走回到亚当厄娃的地堂。走过昨天,走到今天,又走向明天,直到新耶路撒冷的来临。他背负历史长河中每一个人的罪愆。

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在2月11日露德圣母首次显现日正式展开
2006-02-10

实际上,在圣经中,一向是人与天主相会的地方。问:人们常把都灵当作不信宗教的、远离教会的城市。

为何称耶稣为“羔羊”
2003-04-17

昔日吾主耶稣同十二宗徒在吃最后一次逾越节羔羊时,也就是在最后晚餐,建定圣体大礼后的次日下午,正当耶路撒冷圣殿内祭献逾越节羔羊的时刻,吾主耶稣为拯救世人,受尽万般苦难凌辱,在加尔瓦略顶上,流尽最后一滴血

忆吾妻
2003-07-18

每年圣母月,她都携全家赴山东平阴胡庄圣母朝圣,恳祈圣母赏赐全家热心敬主,坚定信仰,一家平安。由于她患有脚病,走路不便,为效法耶稣忍受疼痛,坚强地登山拜苦路,参与弥撒。对于福传工作,她更是尽心竭力。

永恒的爱
2003-09-01

脚踩在夹杂着柔软的细沙的阶上,“沙沙”声打破了傍晚的寂静,敲醒了路边小草沉睡的梦,也击碎了我内心深处的那片宁谧的芳草地。

为福传祈祷
2004-06-18

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永不妥协》,它写的是发生在阿尔伯特教堂的一件事:这座教堂以接受难民和新的移民著称,但有一条件,即:必须信仰天主,否则必须离开。

元代也里世八墓碑一通
2006-09-16

这块墓碑是1981年11月在扬州城西扫垢南端发现的。墓碑系青石制成,碑额呈半圆形,通高29.5厘米,宽25.8厘米,在碑额上方线刻一组画面:中间是嵌有宝珠纹饰、用双线勾成的“十”字架。

教宗与青年拜苦路:我们基督徒的可信度取决於接纳受苦者与否
2016-07-31

教宗强调,人无能回答世上的痛苦与罪恶,唯有天主耶稣基督能;祂临在於苦难者身上,接受加尔瓦略的苦路,藉此与每位受苦者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