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后,也是美籍圣言会的会士韩克理(JosephHenkels)神父依然为在修武的难民营中,他亲手付过洗的一位新教友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他就是后来台湾台北总教区的狄刚总主教。
可以说,“信德”陪伴我走过了25年的铎职生涯。同时我想提几点建议:1.建议“信德”每一期刊登一点有关慕道或再慕道的资料。
赵神父在修会中由于总感觉睡眠不足而常去长上那求准许,因此打下了谦逊的根基。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凤凰周刊》记者徐佳整理)本文刊载于《凤凰周刊》2014年第26期,总第519期
也许,你生活在一个天主教家庭,对圣经有一些了解;也许你家中总放着一本圣经;也许你看到父母在阅读它。即使你的圣经知识并不多,但你至少知道,圣经里包含着关于天主和耶稣的许多记载。
老王一星期总要去她家探望两三次,帮她做一些诸如买粮买煤、看病买药之类的事。一直照顾了七八年,直到谷庭芝去世。而她去世时又是老王守的临终,帮助办的丧事。
因此,一方面,主教们要留意,使若干司铎专门献身于高深的圣学研究,使得总不缺乏训练圣职人员的合格教员,也能协助其他司铎及信友获得需要的知识,并能鼓励圣学的健全进步,这是教会绝对需要的(《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
很长时间以来,接到荣姐信息让我去她奶奶家一次,说几个教友受到邪魔思想很深,希望我去做做工作,通过她的言谈我意识到问题之严重,心中开始忧心如焚,但总受世俗牵绊不能前往,有一次打算夜班下后去,但半路上交通工具不听使唤是以没成功
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提到堂区「把分散的人力统一起来,投入教会的总体内」(《教友传教法令》10)。堂区是信友团体成员团聚和互动的地方。
牛震汉老奶奶也是非常理解别人,总为别的老人和服务员着想,不麻烦别人,坚持自己吃饭。别人为其正常服务或献爱心,如推轮椅、洗脚、修脚,她总是客气地道谢,让大家受到鼓舞。一位佛教徒志愿者和我都有同样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