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民族守护着一种特定的文化认同,一份独特的历史财富,如今他们不仅要面对自己文化内部出现的威胁,也必须扞卫自己的生存和土地。他们中最脆弱的群体是那些被称为处於自愿隔离状态的原住民。
「我认为有必要整合这两个重要和必要的经验,以便在日本历史的这个时间点负责任地活出我们的基督徒使命,并成为全人类新的和永久和平的真实迹象。」
他补充说:「但于我而言,在没有反思和研习这段历史下,纯为新慕道团而再在日本兴建修院,这是很难理解的。」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有些人即使坐监也能活出一种心境上的极大自由,将阴暗的压制转化为光明的场所,认出来自慈悲的安息,柯尔贝(MassimilianoKolbe)神父和阮文顺(NguyenVanThuan)
「在这样一个历史和社会框架内,天主教青年被称为『变革的推动者』。我们的立场是明确的:青年誓言一直是国家和教会的参考。」主教说。部分原因是许多印度尼西亚家庭的性质。
那些是符合人性的渠道,激发承诺,打破藏匿身分、孤立无援的情况,好能以新的方式建设历史。」教宗最后总结道:「我们深知,转换世界的样貌是可行的。而青年邀请我们投身于建设,以免梦想变成昙花一现、虚无缥缈。
教宗呼吁以新的方式思考人类共存,以及历史的走向和世界的命运,因为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时代,对人类道德良知的呼吁至关重要。
课程包括有;圣经概论、旧约历史发展、新约四福音总论、书信总论、马尔谷福音详解。每周一节,每节课两小时。课程主要由本堂王树国神父和郭全保修士负责。
王氏对国内教堂建筑深感兴趣,希望「从宗教及文化角度深入了解教会的历史遗产」。另一有兴趣修读者林小燕希望深造女性灵修,因为她看到很多女教友忙于兼顾工作及家庭,实在有这方面的需要。
父亲给我们讲这段历史的时候,我心里波涛如聚,感叹的不是生命的脆弱,而是那位奶奶对信仰的执著。我一直记着父亲在讲完这个事情后所说的一句话:“我们也必须有这种对信仰的执著和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