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主教对毕业的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毕业意味着新的使命的开始,要作盐作光,在堂区服务,积极投入到福传当中,传播天主的福音,用我们的生活为基督作见证,使我们周围更多的人认识天主。
领受恩典的人并非因为他比别人更能干或有功劳:神恩是天主赐予他的礼物,为使他以同样的慷慨和同样的爱,用这礼物为整个团体服务,促进众人利益,以更加贴近人的话说:天主将这种资质、这种神恩赐予某人,不是为了这人本身
1986年学业结束后,他先在教廷驻尼日利亚的领事馆服务三年,接着又在驻墨西哥的领事馆服务三年。在尼日利亚服务期间,帕罗林积极参与到当地教会的牧灵活动中,对穆斯林和基督徒的关系问题有了切身体会和了解。
至于教宗,他不追求功成名就,因为他为所有人服务,宣扬天主的爱的福音。不过,如果这荣誉能吸引众人的目光、给予他们希望,教宗就心满意足了。
感谢天主,给我这次机会学习放下,学习接受别人的服务。也许因为我是神父,常常以领导的姿态服务教会,服务广大的教友。
这一年,适逢信德同仁与中国教会及广大读者朋友同行服务25周年。
坚持教室-宿舍-教堂三点一线的生活,青年晚祷是我和耶稣相遇的地方,为青年团体服务是我和耶稣爱的约定。如果你问我到底有什么意义,我想说:活出基督,为爱发光。
……这种属于别人和为别人的事实,通过服务就具体化了。……正如德国主教们关于司铎服务所说的:‘在新约的这些以及所有的其他条文中,绝对看不到圣职阶级的耀武扬威,也看不到(查不出)权力上的高傲自大。
2008年我初试快结束时,修会给我们几位将发暂愿的学生一个机会,让我们自己选择一个为贫穷人服务的地方,去体验生活。我选择了去我家乡汉中的麻风病院服务。当别人问我为什么去那里?
结合文件要求及教会精神,坚持防疫第一、弥撒优先的原则,教区下发此牧灵指导建议,旨在帮助堂区与祈祷所安全有序地恢复圣堂开放、礼仪庆典及圣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