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重新宣认这份信仰时,透过领受各种圣事,我们参与祂的死亡与复活(参阅罗6:5-8;若6:54)。但只是相信和宣认这份信德并不足够,还需要透过祈祷,与天主建立关系。
1698年,与他同时代的郭弼恩神父(CharlesLeGobien)在巴黎出版的著作中写道:“这位神父来自西西里王国,是一位年逾65岁久经使徒沧桑的可敬长者。
教宗最后邀请所有信众也把最美好的礼物献给耶稣,向祂展现我们的信仰与爱。(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格前13:1-3)在阐述个人与他人和主耶稣基督的关系时,他动情地写道:“我的孩子们!我愿为你们再受产痛,直到基督在你们内形成为止。”
其实,在我们基督徒的信仰中,已经不是宣讲天主如何救援了我们,而是喜乐地和天主一起生活,在每一个处境中,跟随主耶稣基督,在善功中度日。
同样,天主战无不胜的全能不是靠教会训导展示的,而是用慈悲与宽恕启示的、展示的。为此,任何将真理和慈悲、慈悲和正义分隔开来的企图都是误导和牵强的。
同样,天主战无不胜的全能不是靠教会训导展示的,而是用慈悲与宽恕启示的、展示的。为此,任何将真理和慈悲、慈悲和正义分隔开来的企图都是误导和牵强的。
图像与言语互相阐明:为了简短地表达我们信德的宣认,我们完整地保存教会传授给我们的所有文字、或非文字的传统。其中一个传统就是以图像作为表达的形式。
再过两天就是教会庆祝的圣家节,因此,教宗这一次谈了纳匝肋圣家与祈祷的关系。他重述了耶稣同圣母和养父圣若瑟一起度过的童年,邀请信友们重新发现全家人一起祈祷的美好,称家庭是祈祷的第一所学校。
他作天主的方式使我们作人的方式变得尴尬难堪;他敲我们的门,乃在质问我们,质问我们的自由,并要求我们重新审察一下我们与生命的关系,以及我们理解领会生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