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运动的发展过程,决定了它必然会受到新教的某些影响,天主教会从不拒绝兼收并蓄,但我们绝对不能认同“数典忘祖”的全盘否定(例如:否定圣事礼仪、祈祷模式、解经原则,主张照抄新教模式)。
达7:13-14;默1:5-8;若18:33-37在今天教会礼仪年的最后一个主日,“基督君王节”,圣教会提醒我们,在个人、事件和整个世界的最后,是天主子耶稣基督做出最后的判决。
这是天主子民必须不断重温法律、更新盟约意识的方式,预示着教会中圣言宣讲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这种定期的宣读实践也促成了以色列社会的“信仰记忆”(memoriafidei)。问5:为何天主吩咐写“诗歌”?
注:[71]参看「礼仪」n.48;圣礼部,《圣体奥迹训令》(Eucharisticummysterium),1967/5/25,n.12,AAS,59(1967),pp.548-549.[72]参看「礼仪
答:这是一种赎流无辜血的礼仪,象征地为全体以色列人洗清这宗“未破案的凶杀案”所带来的罪债。它表明天主非常重视无辜的生命,且要求整个团体为此负起责任(即便未知凶手)。
上海的教友们都非常重视这个瞻礼,每值此日,很多教友都会偕全家前来圣堂参礼,在弥撒中一起为亡者祈祷,弥撒后为亡者举行追思礼仪,大家一起咏唱追思歌曲,为亡者撒圣水,祈求仁慈的天主,赏赐亡者炼灵,早日脱免炼苦
2.希望“信德”出版一些关于礼仪方面的书籍,因为很多地方的礼仪都不统一,会给教友们造成一些误会,例如:有关手领圣体、弥撒中的举手问题等,很多地方出现了异议。
再说,凡是进入那里的人便懂得,在某种意义上,那是有天主教会身份的地方,因为教宗在那里选出,重大礼仪在那里举行。
所有基督信仰的礼仪都源自耶路撒冷,上主交给梅瑟的法律是藉着耶稣基督实现的新约法律的一面镜子。
教宗方济各在今年3月5日圣灰礼仪的要理讲授时对每位父母发问:我问你们,你的孩子会画十字圣号吗?你的侄孙会画十字圣号吗?你们教他们了吗?教宗的发问,应该引起父母的深省!第三,父母要对孩子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