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不再以一个施予者、富有者的身份和心态来看待穷人,而是甘愿选择站在贫穷人的那边,与他们为伍,从他们身上及际遇中重新诠释圣经的教导及作为耶稣基督门徒的呼召的内容。
才会慢慢懂得《圣经》的话:先求天主的国来临,其余的,天主会给。 在第二个故事里,作家的宗教情怀就更加强烈,作家拟雅琴达·S的口吻用情书的形式写了一组血泪书信。
圣经中这个思想非常明显。
圣经启示给我们的天主往往是一个低调的天主,而天主也选择低调的人去执行他的旨意。
其实在中国的一些教友,特别是一些对《圣经》还不太明白的新教友也可能有类似于得撒洛尼人对末世的担忧,希望保禄的末世神学能给他们带来安慰和平安。
(16a),这个召唤是多么得似曾相识,多么的具有穿透力和启发,正如圣经所言,“天主的话确实是生活的,是有效力的,比各种双刃的剑还锐利,直穿入灵魂和神魂,关节与骨髓的分离点,且可辨别心中的感觉和思念”(希
这次出国讨钱,成绩相当不错……将来你们当神父,当主教了,为了教会的事业,也会当高级乞丐的……”原来主教为了在上海光启社印弥撒经书与日课,印他翻译的耶路撒冷版本新约圣经等书籍,去瑞士募捐了。
高一志生平简介明末意大利耶稣会士高一志(AlfonsoVagnoneS.J.,1566-1640),1566年1月,出生于意大利都灵一个贵族家庭,1584年10月24日,进入米兰布雷拉耶稣会院,学习神学、哲学、圣经
这些观点构成圣经中对命运的全面解释,强调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在命运面前的积极态度。
在圣经记载里,人的心被视为是自由及作决定的地方。人的心,象征的是气节和一体性,但也涉及到我们的感情、渴望、梦想;更重要的是,人心是我们内在与天主相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