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1月,贝尔格里奥告诉他的父母想去修道。他们起初并不同意。贝尔格里奥知道他们非常信任波佐利神父,於是去找神父谈话。神父审视了他的圣召,告诉他要祈祷,把一切都托付於天主手中。
教宗表明,另类的经济带来的是生命,而非死亡;包容众人,而非排挤他人;富有人情味,而非不近人情;照料环境,而非糟蹋资源。全球的经济有待振兴,而亚西西是最佳地点,因为这座城市象征着弟兄友爱的人文精神。
让他没想到的是,当他回到原来的单位时,单位已经进行体制改革,承包人不接纳他,一下失业了,生活的重担如一座大山压在了他的头上。无奈之下,他只能另谋生路,通过朋友介绍,联系到了一个跟车送煤的工作。
现代社会,号称能“治愈”人的心理和生命的方法很多,然而,只有主耶稣基督和祂的门徒们,才能“圣化”人。“圣化”,就是“天主化”,使人分享天主的生命和使命,和天主一起生活(若17:17-19)。
为了福传,人应通过充分地活出基督徒的美德,通过向所有人宣讲给予所有人救恩,并通过宣讲对天主爱我们的爱充满希望,在耶稣内并藉着圣神为天主的启示作见证。
耶稣的门徒们在奔跑,因为他们获知耶稣的遗体在坟墓中不见了。在那似乎是最终的分离后,玛利亚玛达肋、西满伯多禄和若望充满著爱的心此时在剧烈地跳动。也许在他们内重新燃起能再见到上主面容的希望!
在寻找中找回自己丢失的信仰,寻找一份与主相通的爱,这份心灵互通的爱,会使我们更快地承认及相信耶稣真复活了。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勉励基督徒要战胜干涉别人生活的诱惑,并强调:说闲话和嫉妒心会严重伤害基督徒团体;并且不能光讲有利于我们的片面之词。当天礼仪中的弥撒读经记载了伯多禄宗徒干涉耶稣所爱的若望宗徒的生活。
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上周三我们看了圣保禄在《得撒洛尼前书》中以那句令人欣慰的话我们将永远与主同在,勉励我们坚定地保持复活的希望(参阅:四17;五4-11)。
七,在圣经中,是一个陈述圆满意义的数字,因此伯多禄在他的问题的预料中是非常慷慨的。但耶稣走得远,回答他说:“我不对你说直到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2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