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基督乃是万君之君、万王之王、天地万物的主宰,但他却屈尊纡贵、舍弃荣耀,独选隆冬深夜,从天降凡,甘居白冷城外山洞马槽之中,饱受严寒凄惨,亲历困穷微贱,以身作则,牺牲自我,舍己为人救世,竟用自己受苦受难、被钉十字架死作为代价
吕神父说,耶稣诞生之年是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的开始,如今成了一个时间的起点,成了我们计算时间的参照;耶稣因为死在十字架上,十字架由古罗马的刑具演变成了世界上救死扶伤的救援标记;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这一天成了全世界人的休息日
然而,就从那里、从十字架那棵生命新树,天主的力量将吸引一切到祂那儿。还有天主之母,她在十字架下仰望上主的那一位,她向全人类给予这份母亲的关怀。天主之母是教会之母,她的母爱关怀全人类。
然而,世界病人日仍是提升大众意识的时机,以回顾迈出了的步伐,展望将踏出的脚步,包括陪伴病人的牧灵工作,「好让患者在生病时能与被钉十字架、死而复活的基督相结合」。
身上实是苦,心上无怨言,反觉得这是一个考验,是磨炼克苦意志的好机会,比起耶稣受十字架的苦,这又算得了什么,受点苦是为光荣圣母立功,以苦为乐才对。8月2日清晨起床后,早饭很简单。
1482年7月18日临终时双眼注视着十字架,请求将他以最卑微的方式埋葬。问:他的特恩是什么?答:利普尼察的西满真福以“渴望为所有人得救”的称号走完了方济各圣德的历史。
下午前往城外著名的、成立于十二世纪的熙笃会圣十字架隐修院访问,这是全欧洲熙笃会隐修士人数最多的隐修院,也是世界唯一自从建立将近九百年以来,一直对外开放,从未间断过的隐修院。
(出14:29)这红海就是我们的人生和信仰,就是耶稣的十字架———他也在上面经受了天父的舍弃。 正如耶稣,正如众多圣人(十字若望、大德兰等),德肋撒姆姆的经验亦来自她对天主的渴望和爱。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大十字架、“圣母花轿”,接着是神父、修女、唱经班、乐队,各地教友打着横幅排着整齐的队伍前行。“迎接圣母、虔诚事主”“迎接奥运、增强国威”这些横幅彰显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我觉得这一切似乎在明显地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真理,那就是上主用十字架、用苦难作为他以爱来救赎了我们的最高行动。先教宗给我们指出:苦难并不只是负面的事或是某种缺陷,苦难也是一种正面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