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们需要改变心智、心态和人生方向,不让罪成为沉重的包袱而使我们渐渐远离天主的恩宠。然而,俗话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见改变是需要超常力量支持的。
然而,基督徒的生活并非只在需要帮助的时刻提供帮助。若是如此,这种帮助就成了某种大发人性同情心的即刻行善,由於缺乏根基故不会结出果实。相反地,主耶稣要求我们顺从爱德的圣召。
在天主面前,当他/她是真实的,是本有的自我时候,什么样的人都愿意接近他/她,都会在他/她身上得到自己所需要的。
教宗继续说: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往往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不必尝试开创一项事业,只应从最简单的事做起,这也是上主指给我们的最急迫的事。在这个被冷漠病毒感染的世界,慈悲善行是最好的解药。
教宗继续说,我们不可以教导天主应该做什麽,即按我们的需要做事。祂比我们更清楚我们需要什麽,我们应该信赖祂,因为祂的行径和思念与我们的不同。友弟德给我们指出了希望的道路。
对普通人来说,工作也许是为了满足需要和利益,是生活的需要。但作为基督徒,工作不单是为了人生活,实现自我价值,更是为了彰显上主的荣光。
之后又借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思想说:我字去掉一撇就找字,我们在生命中应当不断地寻找,像主耶稣一样,寻找那些瞎眼的、瘸腿的、患病的及所有需要照顾的社会边缘人士,去及时地给予他们应有的帮助。
他对一切的人与事都能圆融顺应;他自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任何接近他的人,立时因他的爱德而心悦诚服。对于冒犯与无礼的对待,他总以宽仁的笑容回应。因着他的良善,他深获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教宗感谢所有不分宗教和种族,为他们和需要帮助的近人带去康复香膏的人。此外,主教们也应致力於大公对话和跨宗教合作。
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在第一个星期日为全世界的志愿者祈祷,他们帮助有需要的人,因为主给了他们力量。在第二个星期天,我们为自然灾害的受害者祈祷;第三周则是为在复活节守夜时领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