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徒们返回耶路撒冷,将这一奇妙经历分享给其他门徒。这段福音故事让现场教友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耶稣复活的意义,也坚定了大家的信仰。弥撒礼仪结束后,薛神父为教友们祝圣了包括药物、食粮、谷物、种子和车辆等。
先知向这些即将返回耶路撒冷的人描绘了他们重归祖国後将享有的安慰美梦:他们将要前来,在熙雍山巅欢呼,涌向上主的美物,饱享谷、麦、酒、油,小牛小羊;他们的心灵要好像受灌溉的田园,再也不感憔悴(卅一12)。
学者从《宗徒大事录》及保禄书信的内容中,归纳出保禄的三次传教旅程:第一次大约是在公元45-48年间,自安提约基雅出发,先抵塞浦路斯,经小亚细亚到耶路撒冷,参加宗徒会议,返回安提约基雅(宗13:1-15;
在出发之前,十七名来自雅法、海法、提比里亚和纳匝肋的青年,先齐聚雅法,一同祈祷,并接受耶路撒冷宗主教区以色列希伯来语天主教团体负责人戴维•诺伊豪斯(DavidNeuhaus)神父的降福。
她是历史上第一位效仿耶路撒冷的初期基督信仰团体募捐的人,并推广到了全国。遭人蒙骗后,雅利科的创始人地位受到了质疑,她的健康每况愈下、灵修仅限于默观生活。
最后,教宗为国际为圣地和平祈祷日祈祷,他说:「在与耶路撒冷拉丁礼的宗主教和圣地监护人深刻的共融中,我们为这块蒙主福佑的土地,祈求和平的恩赐!」
他在要理讲授中反省了耶路撒冷初期基督信徒团体对需要帮助的人予以的爱德牧灵工作,强调没有日常祈祷,我们的所作所为便只是一场空洞的忙碌。教宗因此重申,我们生活中的每项行动都该仰赖天主,藉着祈祷来完成。
他的领导力机构用「滚雪球」的方式,要呼召十万名「国度企业家」透过成立基督徒的企业团体,发挥基督徒的影响力,盼望能带领一亿人归主,令中国接传回耶路撒冷的一棒。
耶路撒冷拉丁礼负责约旦境内教会事务的宗主教代理、前任突尼斯总主教马龙·拉哈姆(MarounLahham)6月20日出席了主题为在转型社会中的宗教的会议闭幕式。
同时,麻神父希望教友们无论在任何境遇中,要怀着对耶稣基督的信德,祈求圣母的代祷,在圣母的带领下,走向基督,走向天上的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