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新闻网)巴勒斯坦基督徒青年秘书处发起“从耶路撒冷向贝鲁特致和平问候”活动,支持黎巴嫩因8月4日严重爆炸事件饱受痛苦的人。
本台特派记者为我们报导朝圣者在露德圣母朝圣地如何庆祝世界病人日: 「有人因痛苦而哭泣,但也有人因喜悦而哭泣,在这儿则是喜极而泣。」
自1945年之后,每年的圣母升天瞻礼,都使我们在神圣庆贺的同时,增加一分对历史的痛苦回忆。我们不喜欢回忆痛苦,但我们不可忘记历史。
那个时候,南堂已经迎来了不止一批慕道者。我是其中之一。美好的生活让我优越的感觉越发膨胀。在那里,我才第一次认识到,人要有爱。沐浴在爱的微风里,我从北京跑回武汉,又从武汉跑回北京。往返往复。
第27届阿根廷公教进行会全体大会于8月18日至20日在卢汉市召开﹐教宗本笃十六世特别为与会成员发布文告﹐指示公教进行会成员在宣讲福音时﹐要「慷慨无私﹐宽容接纳﹐友爱团结﹐尤其要作信仰之美的分享者」。
《卢德传》是发生在民长末期的真实故事,当时的以色列子民生活在黑暗痛苦的罪恶之中(民21:25),由于人们当时不敬畏上主,以致社会混乱,道德败坏,常遭受外邦人的欺压,致使人们陷入黑暗绝望的痛苦之中,虽然人们也呼求上主的名
——一个慕道者的心声 “你不必用尽心计想得到什么,只要你有一颗真爱的心和真诚的信仰,该得到的时候上主必然会赏赐给你的。” 这是我——一个刚刚认识天主的慕道者对天主的体验和对自己的安慰、鼓励。
当年我一口气读完后,便被它深邃的神学和灵修思想所触动,更为小说中涉及到的痛苦、死亡、罪恶、宽恕、治愈等人类经验,以及天主(或曰上帝)在此过程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这一神学主题而沉思良久。
(二)内在转化的起点:“在有仇恨的地方,让我播种仁爱”这一系列排比句,揭示了和平始于个体心灵的转向——不是要求环境先变得美好,而是要求祈祷者主动以美德回应现实的黑暗。
“来自天主的喜讯者,缓慢了忙碌的生活,让我们品尝那来自父爱泉源的活水……”因此,生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人生说起来很长,掐指一数,却也只不过是几十个春秋,甚至更短。正所谓“生命苦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