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的教友在遭到不幸后,还能以信仰的眼光发现天主在日常生活中对她的照顾。这种精神真是难能可贵,也很值得我们这一代年青人学习。生活中的人们,往往都会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斤斤计较于自己的得失。
2016年2月总意向:为照顾天主的创造愿愿我们能细心照顾天主所赐的宇宙万物,并为了未来的世代,用心培育并保护它们。福传意向:为亚洲福传愿基督信仰与亚洲人民交谈与相遇的机会逐渐增加。
各式各样照顾诸多病患、孤独者和边缘人士的机构纷纷成立,但为外乡人、边缘人士以及遭排斥者而言,却减少了有人乐意聆听他们的机会。因为他们是外乡人,是移民和难民。我们应聆听这些人的痛苦经历!
他照顾重病人,像母亲一样陪伴他们,直至生命的终点。藉着他,死亡成了通往永恒的宁静过渡。他至高无上的爱的举动是他志愿去救助和呵护达豪集中营内的伤寒病人。
教宗然後谈到贫困的主题,说:今天我们建立了照顾穷人,让穷人吃饱,给予他们指导的新方式,《圣经》中的某些种子也在比古代更有效的体制中开花结果。
然而,也有人带来新世界,照顾他人,甚至自掏腰包。事实上,诚如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所言,谁若不亲自付出代价,就无法去爱」。当我们意识到,一个又一个的「你」构成了「我们」时,一场「温柔的革命」遂应运而生。
还对她说奶奶真好,你关爱别人,送给人家东西人家都感谢你呢,她便说,感谢天主,帮助最小兄弟应该应该……几十年来,儿子儿媳孙子全家真的把老人当作宝孝敬她,事事处处顺从老人家的心意,精心照顾她的衣食起居
这是第一种态度:相信和依靠,像小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那样;知道天主记得你,照顾你,照顾我们每个人。第二个要点是感到惊讶。
我们不可忘记许多家庭坚持不懈及温柔地照顾自己患慢性疾病或严重残疾的子女、父母和亲属。家庭照顾是一项爱护人的卓越见证,必须得到应有的认可和相应政策的支持。
教宗在演辞中,回顾了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限度,「教会赞扬旨在照顾受苦受难者的所有研究和应用努力」。「真正的进步的衡量,正如真福保禄六世回忆,是它是针对每个人和全人类的益处。」(参民族发展通谕,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