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永鸿说,香港代表所提交的报告聚焦于终执职务的发展,当中强调爱德工作上的培育与灵修。
近年来,香港教区为终身执事提供更整全的培育,除了加强个人的灵修培育外,亦特别重视教会社会训导的培育,帮助他们除服务教会外,还需要多加关注社会面对的种种问题,以圣职身分发挥在俗面向世界的角色,履行社会服务
今天,由于医疗照顾情况的改变,在各个医疗机构服务的医疗照顾工作者以及当地的教会团体间必须有较密切的合作。
于一九八O年,礼仪委员会又将各新订圣事礼典中的重要经文与礼规汇集在一起,出版了一本《袖珍圣事礼典》,是为了负责牧灵工作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使用的方便。
此外,教宗也由衷感谢许多传播工作者。
慢慢形势好转,修会就开始从望会、初学进行阶段性的培育。1981年8月,我们有了第一批初学生,共7位,82年有18位,以后越来越多。1987年,一班就有29位初学生。
由此,为明年,即主教团指定的牧灵年期间展开献身生活圣召基本教育——初学培育——打下了基础。并已指定将在恩达姆灵修中心进行初学教育培育。
这所大学培育了并且继续培育众多青年成为能干和负责任的公民、谋求共同利益的建造者。
重振司铎培育与教育,将其视为亚洲各国福传之路。
这期学习班由教区牧灵福传与培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正刚神父讲授《天主教教理》卷二,李正刚神父从教理出发,结合牧灵工作为传道员员讲授七件圣事;邀请到了西昌教区圣家修会的段光菊修女讲授《传教学》,段修女从现今的社会环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