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传道员,在实践中我体会到:福传要多元化,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我们福传的对象是面向所有的人。那么,在我们面对的群体中,从知识结构、年龄差异、环境氛围都不尽相同。
每位宣誓领洗的人,天主在给予他新生命的同时,也赋给他君王、先知、司祭三个职务,具有不可推卸的福传使命。
在今年传教节的主日弥撒上,我们太原总堂的孟宁友神父在讲道时说:福传最重要的是行动,说的好,再加上你的行为好,人家才会信服;说的好,做的却很差,谁相信你呢?
一提起福传,很多人有一种“畏难情绪”:有的说一年下来,为福传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也没有传上来;有的说向父母、亲人福传更难,你说话,他们心不在焉,稍不顺心,对你就不客气了;给同学、朋友等近人传福音,你刚刚提及福音的话题
我们这些基督的徒弟,理应步武他的后尘,追随他的芳踪,肩负起福传的使命,为教会的福传事业献上我们的微薄之力。
这说明我们的福传工作之落后。与基督新教相比也是如此,解放初至今我们只增加一倍,而基督新教就增加了150倍以上。对此,我们要对福传工作认真检查、深挖原因、总结对比。
我生在教友世家,从小接受信仰,父亲是虔诚的基督徒,一生在福传中度过,他在世时反复叮嘱我们说:“传教救灵是一个基督徒的首要职责……”而我工作几十年,借口忙,一直没有把福传付诸行动,由此心里不安,总想在退休后补上这一亏缺
无论干什么事业,做什么工作,都应掌握一定的技巧,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福传理应如此,福传工作应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语言福传:福传时我们首先贯用的是语言传播。
“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国人经常爱说的一句话,天主把他的大爱恩赐给我们,我们怎样来回报天主的大恩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友面前的大问题。只要你是教友,你就应该考虑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福传也需要我们的决心、恒心和毅力,想方设法传福音,否则稍遇困难就会灰心丧志,福传事业就会受到影响。我常常是让福传工作与我的生命同在,只要我一息尚存,就不会停止福传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