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山园祈祷的预像中,耶稣看到了十字架的极端痛苦,曾为此而战栗不已,汗血遍流(章节),但为了承行天父的旨意,为了拯救人类,为补赎人类的罪过,他最终甘愿接受了惨无人道的十字架酷刑—&mdash
耶稣在革则玛尼山园以跪拜祈祷的姿态(玛二十二39),给后世基督徒树立了典范。父母具体的榜样和生活的见证,是教育儿女祈祷的基本和不可替代之事。
他在橄榄山园明显地告诉伯多禄宗徒:‘把你的剑放回原处;因为凡持剑的,必死在剑下’(玛26,52)”。
信经天主经(一遍)圣母经(三遍)圣三光荣颂(一遍)痛苦一端耶稣山园祈祷天主经(一遍)圣母经(十遍)圣三光荣颂(一遍)罪人可到山园,看苦痛耶稣;浑身出流血汗,为我求圣父。(众)圣玛利亚,为我等祈求!
你不是不知道你决定的严重性,而是因为你已经在天主面前经过屡次反省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就如山园祈祷中的主耶稣纵然已经看到了自己的苦难,然而为了承行天父的旨意,为了吸引众人归向天主,毅然决然地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他首先提到保禄辞别米肋托时,众人都显得忧愁;耶稣前往革责玛尼山园,蒙受苦难之前说得一番告别话,也令门徒们伤心。上主安慰他们,向天父说:我为他们祈祷。教宗说,耶稣的这句话发人深省。
这特殊的一天以朝拜圣体结束,为纪念上主在革责玛尼山园极端痛苦的时刻”。教宗又说:“根据福音的记载,耶稣因为感到极度忧闷痛苦,所以要求他的门徒同他一起醒着祈祷。但门徒们却睡着了。
主耶稣在山园祈祷时,痛苦至极,血汗迸流,但他仍然坚持奉行父旨,“我父!若是可能,就让这一杯离于我吧,但不要照我,而要照你所愿意的。”
不是要他像在橄榄山园耶稣被捕的晚上那样拔刀相助,也不是在耶稣显现给他,为了在人前表现自己有信德,就穿上衣服,纵身跳入海里面。
革责玛尼山园的夜晚就是一例,在耶稣最后、最艰难的那段行程中,似乎找到了祂不断聆听天父的意义。祂的祈祷确实有如运动员竞技时的一种最后挣扎,然而却支持了十字架的行程。这就是重点:耶稣在那里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