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地震仪为俄国大科学家贾理精所发明,1931年由上海徐家汇天文台运津。天津最早的建筑教育始于该院天津最早的建筑教育事业始于该院建筑系。1937年秋,教育部令工科分为土木系、建筑系。
此外还有天文台、藏书楼等。教堂正立面朝南,为巴洛克式,室内则采用了罗马式的手法。三个雄伟而不失细腻的拱门将入口妆点得很有特点。 北堂原址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今旧北京图书馆斜对面),1703年开堂。
14米高的天文台建于1442年。今日的古观象台,南怀仁所设计的天文仪器都还在,只是周围的变化大大不同了。
现保存于巴黎国立图书馆和巴黎天文台图书馆的《汉语语法》,除了汉语口语语法外,还附有关于中国的各种知识,显然这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三原的神长教友说起当时的通远天主教会的盛况无不津津乐道,百余年前,我们就有天文台、气象台和发电机,凡是往中国西北走的传教士绝大部分都会通过这里,而正是他们把这些先进的科技文化带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