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地,总是有人不肯停下脚步,不愿意被痛苦哀号者打扰,如同这段福音中的许多人那样,宁可斥责那令人厌烦的穷人,『叫他不要作声』。」教宗指出,这是「视若无睹地继续前行」的诱惑。
在圣神的触动下,我们听到穷人的哀号,看到躺在地上的人,闻到满载难民的火车和小船上强烈的苦难气息。照顾穷人始终是教会的特性,穷人是教会偏爱的对象。
我们应该祈祷,努力祈祷,像约伯那样祈祷:白天祷告,黑夜哀号,呼求天主侧耳倾听。教宗说:这样的祈祷如同敲门,但要使劲敲!
‘这一位’始终聆听亚伯尔从地上发出的流血的哀号。基督徒要始终处在世界的另一面,即天主选择的那一面。
但这哀号比所有设法令其缄默的举措更为强烈,而且那些自以为能解决问题,却以其决定加重情况严重性的人则成了同谋。
她的哀号,岂不是控告那使她流泪的人?她的眼泪,从面颊上达于天,俯听的上主见了,非常不满。”(德35:18-19)有许多时候,我们是如此软弱,面对苦难与不幸只有流泪痛哭。
宽慰怯懦的 谷11:15-17祈祷之所第四天——为公义恒切祈祷要小心,人对人不要以恶报恶,却要时常彼此勉励,互相善待,且善待一切人(得前5:15)出3:1-12天主听了以色列人的哀号咏
因此,我们应该增长爱情、使爱情更为坚固,爱就会保护我们,直到一切泪痕被拭去,‘再没有死亡、悲伤、哀号和苦楚’的时候(参:默廿一4)。
你又为什麽远离我的恳求,和我的哀号。我的天主,我白天呼号,你不应允;我黑夜哀祷,你仍默静。(咏2-3) 这篇圣咏所呈现的是一个遭受迫害的无辜者的形象,他被歹徒包围,这些人要置他于死地。
如果真的被扔到外面的黑暗中,那里有哀号和切齿(玛22:13),那结局该有多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