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每天要尽的责任让我们不得不停留在平常所在的地方,做着往往是千篇一律甚至令人厌烦的工作,在四旬期,我们获得邀请与耶稣一起登上一座高山,与天主的神圣子民一起体验一种特别的刻苦经验”。
现实中人们的相互排挤的污浊风气,很快让我感到了厌烦、不适应与少许的期待。想不通人们为什么互相骗来骗去,难到虚伪欺诈的交往会让心灵更舒适?
有一天,保禄感到厌烦,便驱除了恶神。教宗指出,保禄明白那不是斐理伯城悔改的道路,因为一切都处於安宁之中。人人接受教义,却没有人悔改。
要是耶稣在我们当中牧放羊群,我们就不能做苦着脸面、满腹牢骚的牧人,也不能做感到厌烦的牧人,这会更糟糕。有羊的味道和父亲的笑容,是的,这会很劳累,但却有聆听上主的话的人的喜乐。
「很遗憾地,总是有人不肯停下脚步,不愿意被痛苦哀号者打扰,如同这段福音中的许多人那样,宁可斥责那令人厌烦的穷人,『叫他不要作声』。」教宗指出,这是「视若无睹地继续前行」的诱惑。
其中一端还成了俗语:默默忍受令人厌烦的人。教宗说,这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爱德之情。因此,我们要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认出基督的面容。当有人对我们说:我好苦恼啊!
换句话说,我应该警醒祈祷;我应该施行爱德,友爱善行:不仅要施舍,还要容忍那些令我们厌烦的人。在家中要容忍孩子们的吵闹。丈夫或妻子遇到苦难时要互相容忍。需要容忍,不断行爱德,同时也要喜悦地赞美上主。
那些在世人的悲伤、痛苦和不幸面前无动於衷的人也对这喜乐感到厌烦。他们中的许多人认为:‘你瞧,这无教养的民众!’那些失去记忆、忘记自己蒙受恩赐,有过许多机遇的人也无法容忍这喜乐。
马克是一个11岁大的孤儿,他跟姨妈住在一起,他姨妈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中年女人,她对于要照顾已故妹妹的这个儿子感到非常厌烦。
正如耶稣没有对此感到厌烦,同样地,基督徒也蒙召「专精于相遇的艺术」。教宗表明,耶稣并未匆忙离去,却一直服务于祂所遇见的人,侧耳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