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教会内部也有很多的思想家。当时,讨论的重点之一就是对本色教会、对基督宗教在中国发展的思考,在圣经的翻译上还是在神学的见诸上都有一些思考。
首位宗座驻华代表(1922-1933)刚恒毅总主教(CelsoCostantini)认为《夫至大》的内容就是教宗针对中国教会的实际情况而撰写的:“教宗本笃十五世颁发的有关中国传教事业的宗座牧函(MaximumIllud
恰逢“中国天主教上海教务会议”召开一百周年之际,长治教区特邀韩清平神父于5月20日至24日在主教府进行了为期五天的中国天主教历史课程讲授,全体神父参加学习。
就上述的话题,今天下午我向各位分享的一些看法可归纳为四点:一、为教会定位。天主教作为一个宗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她是怎样看自己的身分的,而中国天主教会在参与祖国的发展中,她的自我认同又是怎样。
,毫不犹豫地采取举措,勇敢地接近人群,与人建立朋友关系,怀着尊重与爱陪伴人们的信仰旅程。
前几天,我在媒体上读到一篇报道,这令我们德国天主教中国中心所有成员感到非常震惊和遗憾,媒体内容关于德国海军总监舍恩巴赫(Kay-AchimSch·nbach——编按)所言:“我是一位极端的罗马天主教徒,
信德讯3月28日是基督苦难主日(圣枝主日),江西教区各堂区的教友们手持圣枝有条不紊地进入圣堂,缅怀当年耶稣荣进耶路撒冷。
以教会带领人为核心的封闭性管理体制则是导致家庭教会封闭、缺乏民主监督的重要原因。以教会领袖个人负责为特点的陈旧的管理模式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长久影响的产物。
中国不缺中国制造,中国缺中国创造。中国制造是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碧水蓝天为代价的。 中国不缺历史,但我们需要更多的对历史的反思。
中国广泛地区受洪灾影响,教宗本笃十六世特别捐出三万美元资助救援工作,向中国人民表达关怀。他透过梵蒂冈的人道发展机构“宗座一心委员会”,于8月21日把善款转交全国性的天主教社会服务机构“进德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