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就西山本笃院内有:十二宗徒广场、十四处苦路亭、圣母亭、若瑟亭、耶苏善牧亭、圣本笃塑像、耶苏生平大行石雕、天堂地狱大行石雕,还有由大理石雕刻的圣路加福音和中国的民间故事二十四孝及天主教文化展览厅。
年就读于广东江门北街备修院;1935年回广西平南圣家修院;1942年在贵州贵阳大修院寄读;1946年在香港华南总修院(现圣神修院)就读;1948年12月3日晋铎,在本教区传教;1993年12月3日在广东石室晋牧,
在这一夜,我们要和天使及牧人们一同为此而欢欣喜乐。 天主受享光荣于高天与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有关联。在不光荣天主的地方,在天主被遗忘甚至被否认的地方,也不会有平安。
可惜我只知道Teresa和Cecelia,一个在教区主教座堂做彩色玻璃,进行中西宗教艺术融合的探索,一个在教区光启社辛勤耕耘,引进编辑出版了无数宗教和灵修书籍,两人为教区的牧灵福传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是金主教非常赞赏的平信徒
为使自己大部分光阴不闲散过去,不荒废与荣主救灵有关的工作,司铎们必须郑重地预先拟定一张日常工作及起居生活的时刻表。一、神业听从司铎生活最高立法者的命令和圣教会迫切的劝告,我们首须重视早晨的默想。
我们可以在信仰和灵修上与他们有适当的交流和了解,使能彼此促进,共同提高,早日促成在基督内的共融合一。
礼仪之争后,教庭虽对祭祖做出了更为本地化的牧灵指引,但就祭祖与尽孝之间关系的解释仍嫌不够清晰,乃至今天,每年追思已亡日及炼灵月,神父们的讲道大多还是停留在末世论层面,较少将教会的追思传统与中国慎终追远的孝道思想加以联系作出本地化的神学诠释
因为已近夜晚,墓堂参观时间已过,次日早晨,我们就在比约神父终其一生辛勤牧灵的圣堂参与弥撒及泰泽祈祷。比约神父是当地人,1887年5月25日出生在该区域一户农家。
锣鼓艺术让很多爱好者走进了教堂,并通过圣乐提高灵修。同时也吸引了很多教外朋友,一些人已借此加入了慕道班。民族性的锣鼓跟我们教会是合拍的,在大节日和主日都能用得上,体现了礼仪的隆重。
三年后,神父重获自由,他在安顺一边以卖水为生,一边仍继续着他的福传、牧灵工作,直到在一次劳动中受伤被送回老家二郎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