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一57-60)帕索里尼神父指出,依撒伯尔的反应告诉我们,有时需要打断事态的发展,向天主的新意敞开心怀。
贝尔格里奥教宗将近12年的宗座牧职及其关键主题,似乎浓缩在这12天的旅行中,也就是:宗教对话与和睦共处、社会修和、气候变化及其毁灭性后果,以及在经济成长和科技发达与各民族人性、社会和灵性的发展之间的平衡
祝福这个年轻的教会,在新时期展现出它的价值和意义,发展、兴旺!
不同文化的民族还会给感恩祭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在近代,由于被误导的创造性和对礼节的反对情绪,滥用感恩祭的事件时有发生,教会因此确立了举行感恩祭的规范。任何人都不得低估此一交托在我们手中的奥迹。
这位德裔教宗的决定显现了德意志民族大思想家和哲人特有的信念和意志,其历史性迅速被世界一流政治家们所领悟和确认。教宗在2005年4月19日被选举为教宗时,本人正好在德国汉堡。
走到每个参观的圣地,都有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言语,不同民族,不同肤色和发型的信徒,排着长队,平静而虔诚有序地等待着朝拜并亲吻圣地及圣物。
然后,天主却因着他信德的回应,降福了他及他的子孙后代——以色列民族。如果当时亚巴郎不肯做出回应,可想而知,后来的情况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圣经上说:因为这民族只在口头上亲近我,嘴唇上尊崇我,他们的心却远离我。(依29:13)师文香说:当时以为这句话跟我没关系,但后来看了圣经,才知道这句话不就是形容我前35年的信仰生活吗?
面对着一个犹太人——自己民族的世仇被人抢掠打伤,自然就会说:活该!但现在这个撒玛黎雅人就宽恕了,即在觉得对方有需要的时候,忘记了过去的仇恨,去帮这个人,动了怜悯的心。
“和谐”将成为21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跨文化、跨宗教词,可能给持有完全不同世界观的人群和团体以及民族带来持续性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