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后面还有希望吗?我们应该怎么样准备死亡呢?我们一起从三个方面默想今天的读经和瞻礼精神,(1)死亡是人生的总结,(2)绝处逢生,(3)准备死亡。1、死亡是人生的总结死亡,是一个人的必然结局。
痛苦、罪恶、不公道、死亡、尤其是当无辜者遭到打击,例如战争、恐怖行动以及疾病和饿中受害的儿童,这一切难道不叫我们的信德受到严重的考验吗?
痛苦、罪恶、不公道、死亡、尤其是当无辜者遭到打击,例如战争、恐怖行动以及疾病和饥饿中受害的儿童,这一切难道不叫我们的信德受到严重的考验吗?
路加福音中记述,善良而受尽世苦的拉匝禄死后被天使送到亚巴郎的怀抱里,而在世时穷奢极欲的富豪所处的“阴间”不是“隔着一个巨大的深渊[4]”吗?这是《圣经》中记载的最鲜明的例证。
我们不能这样对中国人说吗?无论你们的祖先是怎样的理解,也无论你们当代的很多人是怎样理解上帝这个词汇的,天主教教友们认为上帝就是永恒的、无限的、唯一的和全能的天与地的创造者。
我们不能这样对中国人说吗?无论你们的祖先是怎样的理解,也无论你们当代的很多人是怎样理解上帝这个词汇的,天主教教友们认为上帝就是永恒的、无限的、唯一的和全能的天与地的创造者。
对于我们人来说,成为圣人,可能吗?对于普通人而言,特别是有缺点、有罪过的人而言,想成圣,是不是痴人说梦呢?从人而言,“成圣”的目的,不仅不可能,而且也是一个“笑话”。
让魔鬼传承福音,不也是好事吗?魔鬼认出了主耶稣,且不得不接受主耶稣的管辖,但是,魔鬼却没有跟随主耶稣而更新生命,没有开始新生活。所以,主耶稣要求魔鬼住口,不许讲论祂。
所以,现在有人把儒家称为儒教是有一定道理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打倒孔家店的旗帜,对儒家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与批判。
如果有人听到祂的声音,并为祂开门,祂会进去同他们坐席(参阅:默三:20)。耶稣基督正在圣经中的字里行间敲我们的心门。如果我们听到祂的声音,敞开我们的心思意念,祂将要进入我们的生命,永远与我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