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重点介绍了教友投入堂区工作,尤其充分发挥了圣经小组的作用。下午六时仍在药行街堂区晚餐,前来招待的均系尽义务的教友。
从远处看这座圣堂,在堂顶中间部位,有个最高的空心尖塔,它的高度大约170米,在塔尖上有一个十字圣架,这个十字架建造得很特别,不论是从东西南北方向,还是从高空鸟瞰,它都是个完整的正十字架。
直到有一次,课堂上放映的一个战争画面,彻底改变了他的思想认识。画面上是许多中国人,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却显出麻木的神情。
快到圣诞节了,我和教堂里的小朋友们一起去看望一个90多岁的孤寡老人。我们来到了老人住的地方:房子是平房,门是卷帘门,没有窗户,屋子里只有一张床。
如果能,请在打印好的时间表上填上您的姓名及联系电话。”教友们纷纷报名。在有的时间段内,不大的表格内同时写有几个人的名字。神父又带着教友在北堂布置了祈祷室。
退休之前从事几十年的医务工作,同时肩负照顾、培养几个儿女的重任,那时没有充足的时间,现在到国外后,既然有了良好的读书环境,为何不利用这有利条件把圣经读完呢!
我出生在一个老奉教的家庭,小的时候,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我们,再加上我们村教友少也没有堂。就这样,信仰有些荒废了。有时和大人们在一起念经,人跪在那,可心却不知早飞向何方了,至于念的什么呢?唉!
在我修道的历程当中一直有一位默默的奉献者。他没有像其他亲人一样,有那么多的鼓励和支持的话,也没有像朋友们那样的欢送;没有像母亲那么多的唠叨,他有的只是默默地奉献和不舍的情感。这个人就是修士的父亲。
那是1989年的事了,具体日子已记不太清。只记得那时已是深秋,下午6点刚过,四周被大山笼罩的西湾子已是模糊一片,处于县城中心的小堂(大堂还未落实)内的灯突然亮起来———晚弥撒就要开始了。
什么时候,你在爸爸的引领下,背着新书包,来到了幼儿园,开始了1、2、3、4……的学习;什么时候,你在妈妈的引领下,穿着洁白的衣衫,走进教堂,开始了第一次向天父庄重的祈祷;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