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信仰追寻,她终于从心底可以说出如圣咏139:14所说,我赞美你,因我被造,惊奇神奥,你的工作,千奇万妙!当她知道主看人与人看人的角度不同后,她的思想便起了变化。
然而在万泰芝女士的劝说下,她同意将一尊半身铜像,及她乘坐的一辆马车予以陈列。令她料想不到的是,她的铜像下面堆满了鲜花,老兵们纷纷上前亲吻这辆克里米亚马车。她被尊称为英军最尊敬的圣母。
然而许玛利亚万没想到他所谓的好好地活着竟是放纵人生,及时行乐,吃喝玩乐找小三,经常夜不归宿。
蒙天主之母,母亲的手救援,在长时间的康复后,他宽恕了刺杀他的凶犯。他怀着感激的心情明认领受了新生命,并以大无畏的精神紧密从事牧灵工作。
保禄认为蒙召作宗徒,被选拔为传天主的福音,(罗1:1)也是:我既然是外邦人的宗徒,我必要光荣我的职务。(罗11:13)。原来犹太人以为律法与教训是天主专为犹太人设立的。
炼灵月最后一天,王若瑟做完了短暂的补赎,蒙主宠召,安息主怀。
修会会士在教会中尤其蒙召做先知,见证耶稣在世是如何生活的,宣讲完美的天国是怎样的。一个会士总不该放弃说先知话,但这并不意味着与教会的圣统部分作对,即使说先知话的职责与圣统结构有所不同。
首先,人是天主的杰作,是创造的高峰,基督徒透过入门圣事,已经成为天主的子女,人是基督以他的血所救赎的家人,因此,人对基督最重要的给予是肯定自己蒙召的身份,亦即在自己身上实现基督的救恩。
她父亲名叫沈桂芳,母亲在她三岁时就蒙主召回,这一不幸没有影响她的成长:她的父亲非常爱她,为让她能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就让她跟着她的伯父和伯母去了武汉。伯父当时做桐油生意,生活很宽裕。
1937年2月22日,玛利·巴伊修女蒙主召回,享年57岁。至于卡雷尔医生虽然没有进修道院去修道,没有实践他的诺言,一个出于唯理性思考的轻率诺言;但他却常常回忆起曾引领他走向天路历程的玛利·巴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