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以基督徒的希望为主题,阐明希望与死亡的关系,强调在基督内安息的人是有福的。教宗指出,死亡对相信的人是一扇完全敞开的门,对怀疑的人则只是一线从孔眼中透出的微光。
在节目中,背景有着闪烁的灯光,观众席有多位教友及修女不停地尖叫,加特百利神父(Fr.StephenGadberry)以不到四分钟的时间,穿上神父恤衫、将基督肖象,带给了约500万观众。
教宗接著引用当初拉青格枢机为2005年圣周五撰写《苦路默想》中的话,写道:在教会内和司铎牧职中存有多少污秽啊,而他们本应完全属于基督!那是多大的傲慢,多大的自负啊!
反倒使自己受害:1.使自己常常生活在猜疑与提防中,心灵难以平安;2.让自己被无缘无故的焦躁情绪控制,失去了平和的心态;3.受不良情绪左右,辜负了天主恩赐的平安喜乐……其实,作为基督信徒
此外,教宗表明,世界的苦难面前,基督并非安然无恙。每一次祂都感到身体和心灵的孤独、疼痛,祂有强烈的怜悯之心,犹如母亲的牵肠挂肚。教宗引用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指出,这种动了怜悯的心是福音的关键动词之一。
举例而言,有些人选择在基督内结婚成家,有些人选择职场和专业相关的圣召,选择投入爱德善工、团结互助、社会责任,也有人选择度奉献生活。「在与上主的相遇中,有的人会感受到奉献生活或司铎职务圣召的魅力。
6、定期组织青年圣经分享,使他们加深对福音的认识,满足他们心灵的需求,解答他们的疑难。
青年牧灵委员会主席洪文和神父,勉励青年们在竞赛中学习传福音最重要的“合作”精神;圣召委员会主委郑文宏蒙席以“撒慕谷故事”阐述了圣召的意义;大专同学会的同学们将“扫禄归化”以戏剧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
这座教堂内部用十多幅宗教画加以装饰,其中有反映圣母和基督题材的油画,还有耶稣遇难和圣母怀抱圣婴的两组浮雕,教堂顶上立有一个很大的十字架,老远的地方都能看见。
父亲从教会学校毕业后,伙同他的同学开办了两所村学,从此家乡有了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福音要理。两所村学相距10里,星期天又成了聚会点,神父修女定期来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