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2月9日在周三公开接见的活动中,继续以大圣若瑟为要理讲授省思的主题。教宗反思了对“善终者主保”大圣若瑟的虔敬传统,圣若瑟是在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守护下安然离世。
他在要理讲授中谈到正义与慈悲的关系,指出天主从不乐见罪人受罚,只盼他能得救,因为天主的正义在於宽恕。为挽回一个有过之人,人类的正义要求予以谴责和惩罚,然而天主的正义则予以体谅和宽恕。
(梵蒂冈电台消息)12月24日圣诞前夕午夜,教宗在圣伯多禄大殿举行了隆重的子夜弥撒,他向圣堂内人山人海的信众强调:白冷的圣婴将我们的目光引到世界上所有受痛苦、受侵犯的儿童身上,不论这些儿童已经出生或尚未出生
他还强调了圣座该部会的使命,以及教宗方济各《愿祢受赞颂》通谕的现实意义。枢机阐明,这道通谕的焦点「原本是受造界的呼声,如今因著疫情,成了人们的呼声。我们必须关注人们的脆弱。
教宗给了一个真正的惊奇因为他附上他给全世界青年的一封私人信。 他这样介绍:要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需要你们,也需要你们有改变世界的愿望和你们的慷慨。你们不要害怕聆听圣神,他会向你们提出一个大胆的抉择。
该弟兄冷冷地答道:“虽说我们是信主的,可是我与不信主的同学比,我样样不及他。他住的是豪宅,高档装潢,而我住的呢,你一看就晓得;我出门骑的是自行车,他骑的是摩托车,我不想再比下去了,越比越不如人。”
由于近年来的大众传媒的发展,在一些公教国家,如菲律宾、意大利、法国,人们因为对本堂神父的讲道或其他行为极为不满,而在主日选择坐在自己家里的沙发上看电视直播的主日弥撒。
那时的我情窦初开,和龙在一起感觉很轻松,很快乐。我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坠入了爱河。有个叫芹的女孩经常给龙写信,可每次回信都是我口述,龙笔录。随着交往的加深,我明显地感到龙真的爱上了我,他很在乎我。
梁秀英是一位退休职工,在青少年时,父亲对她说:咱们该信点啥!老人对信仰的渴望,梁秀英一直记在心中,但没有去寻找。1989年,一位教友给她讲天主的道理,当时由于条件所限,没有慕道学习就领洗入教了。
规划出炉后,教区上下十分重视,所涉内容以材料和宣讲的形式传达到基层,甚至包括只有几户教友人家的村庄。大家对这些规划,不折不扣、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总体来说完成质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