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天主无限的爱教宗接着提到一些去实际践行天主之爱的男女的典范:首先是圣母玛利亚,当天教会礼仪刚好纪念圣母玛利亚圣名。
他说,相信第一次来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蒙古族天主教徒聚集区参与礼仪的兄弟姐们,已经感受到了这里民族团结的浓重气氛。
其礼仪引导我们生活在自我更新和迈向自由的信仰陶成中;四旬期的准备是庆祝主的死亡和复活的前驱;四旬期的悔改能让我们走进主的圣言,活出新我、改变心灵,与主心心相印;四旬期的修和逐进我们与天主及人的友好往来,
每到过瞻礼时,他都会带领古城营堂区的团体(唱经班、管乐队、辅祭)来助兴,营造节日的氛围,让新教友感受节日的礼仪,加深信仰的体验。
一如当年上帝圣子因圣神及童贞玛利亚取得肉躯,降生于世,如今他也因圣神而降临于祭台,在礼仪中,集中体现圣神圣化的就是呼求至圣之神降临于祭品,使之变化为基督圣体尊血的“呼求词(Epiklesis)”。
今年暑期在主教座堂做弥撒,弥撒后有一位中年教友走上前来和我搭讪并有礼貌地向我询问了一个礼仪神学问题,他问道:参与不同神父主祭的弥撒时,发现在降福经文上显然有所不同,有些神父画十字圣号并降福众信友说:&lsquo
宗教活动丰富多彩,有礼仪组、分区查经班、圣城通讯编辑组、儿童要理班、歌咏团、新人接待组等,神父则担任神师的角色。当地的主教非常看重这个华人教会团体,并说这里是一个模范堂区。
而这些珍贵的信仰遗产不断地被历代教会的信友继承和发扬,也成为基督徒聚会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推测若望默示录4:11及15:3的二十四长老歌及羔羊赞等的歌词,就是初期自由歌唱留下的圣曲文献。
出12:1-8,11-14;格前11:23-26;若13:1-15,34-35圣周四开启了逾越节三日庆典的隆重礼仪。
对于这些年轻人,左神父给予了应有的培训,按神父的说法:在信仰上给予他们更好的忠贞,在文化上给予他们更多的自身修养,在慈善上带给他们更多的认识。为了达到此目的,左神父对这些年轻人也有一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