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叮嘱是「亲近方能服务」:如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比喻所教导的,「亲近陌生人意味著接受当下的危险」。第三个叮嘱是「聆听方能修和」:我们可曾花时间去聆听他人的心声?瑞士主教们提出这个反思。
事实上,天主安慰我们,如同依撒意亚先知书中的「殷切又辛勤的牧羊人」那样(参阅:依四十1-5、9-11)。有人或许会说,真正的悔改是做不到的。我们时常听到这种丧气的话。
“善心的撒玛黎雅人不只局限在看一下那个路上碰到的半死的人,他弯下腰,治疗他的伤口,把他扶上驴并把他带到旅店。”和耶稣也是如此,教宗说:“爱祂就是与祂进入生命的、实际的交流。”
漏斗花通常在5月31日的圣母访亲纪念日期间盛开,当时玛利亚去拜访她的表姐依撒伯尔,所以这种花也就很贴切地被人们称为“圣母的鞋子”。很多花也都是以玛利亚命名的。
耶稣的这些话唤起先知的那些话,尤其是依撒意亚的:“这民族只在口头上亲近我,嘴唇上尊崇我,他们的心却远离我”(依29:13)。这是要警觉的危险:心灵的两面性。
二十八岁的销售经理陈依撒伯尔(ElizaTan)坦言事前没有抱着太大期望。“我从没想过我会对默祷有兴趣。”她对天亚社说:“这是我第一次尝试默祷,但很容易投入。”
事实上,就如教父们所教导的,真正善良的撒玛黎雅人就是耶稣基督,他成了我们的近人,他在我们的伤口上傅油上酒,把我们带到旅栈,也就是教会,接受照顾治疗,把我们托给他的仆人神父们,幷亲自事先为我们的痊愈付了账
一、他使圣神引领我孩提时代,我就有做修女的念头,初中毕业后,将我的意愿告诉了父母,他们是坚决反对。我又找本堂神父,神父也不同意,他们告诉我修会生活很苦,觉得我适应不了修会的生活。
在教区安树新主教和神父们大力号召,市统战部、宗教局全力支持下,教区刁立刚、王立茂两位神父带领修士、修女、教友组成了一支30余人的“学习、弘扬长征精神”的徒步队伍。
前几天,榆林教区硬地梁现任本堂张根全神父给我发来邀请函,说硬地梁堂计划在3月19日大圣若瑟瞻礼,举行祝圣圣堂与两位修女高慧慧和王小利发终身愿仪式,邀请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