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起来分享说:原来生命的真谛并非物质、金钱及过好日子,而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安宁和信仰!我的儿媳妇第一次仰目注视耶稣圣心像,虔诚的跪了下去,接受洗礼。
【斐3:14】10、学会分享与给予有人觉得截取与获得就可以快乐,其实当把自己所有的分享给另一个人时,他的快乐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着的,内心的喜乐也远大于物质的快乐。……施比受更为有福。
教宗这样回答:「他梦见天主在玛利亚的生命中行的奇迹,以及奇迹也在他自己的生命里成就:他承担起做父亲的职责,守护、保护并传承物质和灵性的遗产。」
华盖的所有表面都覆盖着一层深色物质,甚至遮盖并破坏了原有的金色镀层。桑德尔补充说,“特别是在上部,因为那里很少进行常规的维护”。这一表面层由过去维护工程中使用的油脂、尘埃和微粒沉积物形成。
然而,人们误解了这一奇迹,只寻求物质的食粮,却未能领悟其所指向的更深层次的生命之粮。耶稣启示我们,真正的生命之粮就是祂自己。吃祂的肉、喝祂的血,就是意味着分享祂的生命,使祂的生命成为我们的生命。
说到神哀矜(精神援助)和形哀矜(物质援助),我们当中有多少人能说出它们的内容?更不用说我们有多少人能真诚地去实行这些哀矜!回想天主教教理的训导,我们得知,施行这些哀矜本是我们基督徒义不容辞的责任。
若老人生前不给予他们基本的尊敬、孝爱和精神与物质方面的照顾,临终之时不为他们请领圣事,身后不知为他们念经、献弥撒、加倍行善功,而大搞特搞这些外在的排场,以此表达自己对老人的哀思,只是为了自己面上有光而已
4、只要可行,我们要把教区物质财产的管理交给一些有能力且有福传使命的教友们组成的委员会来负责,这样我们就不再被行政管理所累,而能够集中精力于牧灵和福传工作。(玛10:8;宗6:1-7)。
说的更详一点,灵魂是非物质的,是精神体,它不仅能管理我们的活动,而且还有理解、记忆、爱欲及自由,并能分辩好坏,指导人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噢!
(若6:35)粮食是用来维持生命的,是维生的基本要素,只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却无法满足心灵的需求,人的心灵需要永恒的事物才能满足,因此唯有这位永恒的耶稣才能满足我们的心灵,而且是持续的、永恒地解决我们内心的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