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一24-25)因此,12位宗徒组成的团体重新建立起来了,它是共融的标记,共融胜过了分裂、隔离和私人利益绝对化的心态,共融是宗徒们贡献的第一个见证。
帕罗林枢机最后谈到教宗方济各这项举动的目的,说道:“圣座一向坚持认为,为终止冲突和克服追求单方面利益的态度,需要寻找可行的政治解决途径。这要在国际社会的协助下,透过外交、对话、谈判的渠道来实现。
教宗列举了人们遭遇的种种不义和痛苦,诸如:人口贩运、各种形式的仇外情绪、自私地寻求本国利益,以及国与国之间的不平等。
这场疫情使我们认识到,仅仅维护某一个国家的自身利益是行不通的,需要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仅仅聚焦眼前问题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具有战略视野和长远眼光。
如果有人蒙召管理财富,那他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服务他人。教宗援引圣依纳爵·罗耀拉的话说,贫穷既是生命的母亲也是墙壁,因为它产生慷慨、把自己奉献于他人。
教会没有私人利益,因而能为众人谋利益。正因为如此,教会如今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聆听,也出于同样的理由,教会具有在世界范围应履行的责任。”在为穷人提供教育方面,天主教会站在第一线。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须再次将人置于“所有利益的中心”,好使为人服务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工作目标。其次,造物主也使大地成为人类的家园,也就是所有人的家园。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照料这个家园。
然而我们却往往是“轻重颠倒”,只注重自己眼前的利益而忽略拓展天国的仁爱与道义,这恐怕是急需纠正的失误。
每个善心人士应当作出必要的贡献,为没有声音的人发声,超越片面利益,不再只是抱怨」。「让我们放下墨守成规的心态,这如同自杀一样。
“我们知道,上主的和平并非一种‘可商议的’和平,为保护利益达成共识的果实,而是一种本着合一使人和解、重归于好的和平。这乃是基督的和平。